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財仔按揭小心捱貴息

時間:2016-06-13 09:00:10來源:大公網

  在樓市開始進入下行周期,發展商為激發買家的入市意欲,及抗衡金管局實施嚴謹的逆周期措施所帶來的入市難度,紛透過旗下財務公司提供二按服務,或甚至是高成數包按服務,不過,買家隨時需支付高昂利息成本。

  金管局過去幾年不斷收緊銀行借貸要求,令買樓人士越來越難取得貸款買樓,最近發展商眼見供應漸增,欲在樓價仍處高位時盡快散貨,紛紛都以旗下財務公司,免入息審查下,為買家提供高達八成或以上的全包按服務。不過,其所收取的按揭息率,較現時銀行所提供的為高,早前更有個別發展商直批此做法不健康,並以「糖衣毒藥」來形容此類高成數按揭借貸,因此置業者在買樓前實應評估自身能承受的負擔及風險。

  學者批促銷手法不健康

  目前一手單位一般都要400萬元以上,根據現時金管局所定的逆周期措施,凡價值450萬元至600萬元的單位,基本上可承造高達八成樓按。而現時發展商提供的包按服務,或提供二按連銀行一按,普遍可高達八成按揭,故以此舉例子作比較,由銀行提供一按及有按揭保險計劃的樓按服務,無論月供支出及全期利息支出皆最少;銀行提供一按,發展商旗下財務公司提供二按服務,每月利息支出較前者會增加約0.5%至6%,全期利息支出則多逾三成,超過40萬元。

  然而,最高昂的是全由發展商旗下財務公司提供高達樓價八成的按揭服務,首24個月的月供支出雖只增約5%,但其後增幅超過30%,而且,全期利息支出,更較銀行及按保的計劃,激增逾1.3倍,要多付逾190萬元的利息開支,因此,置業者當要慎之,利用發展商的服務,只宜解燃眉之急,而不可長久。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對最近由發展商提供高成數按揭去促銷樓盤,及市場屢聞有買家透過坊間財務公司借高成數貸款等消息,他認為此舉是不健康,亦不可取,因有關借貸渠道不受金管局監管。因此,政府應考慮在樓價喘定及預期未來會趨穩一段時間下,放寬按揭成數,但速度及幅度都不要太快,以免令市場信貸風險急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