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文集團首次在書展設立攤位。\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第35屆香港書展昨日開幕,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亦首次參展,深受讀者歡迎,前來的讀者絡繹不絕。有從外國遠道而來的讀者,尋覓在外國難以找到的香港實況,也有大公文匯的忠實粉絲,前來詢問訂閱書籍事項。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攤位除銷售集團大公文匯出版社圖書外,也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合作展出書籍。
「許多資訊在外國難以尋覓」
剛大學畢業的李小姐便駐足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對多本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書籍甚感興趣。她告訴記者,自己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帶一路」的話題,因此希望通過相關書籍,了解更多「一帶一路」的發展歷程與未來方向。李小姐認為,香港作為國家對外發展的重要窗口,「一帶一路」的發展可為香港帶來更多機遇,令剛出社會的人可以明確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
閱報手感非電子書可取代
從美國遠道而來的陳先生指出,自己在美國也有看大公報及文匯報,因為許多資訊在外國難以尋覓,特別是香港本地的情況,今次回港正逢書展,看到這個攤位感到驚喜,特別前來支持。
記錄修例風波的《哭泣的城市》一書深受讀者歡迎。高先生說到,自己在該書剛出版時已經購買,認為該書所記錄的資料非常有參考價值,且製作精心,言語簡單易明,價格實惠,會向身邊朋友多作推介。
讀者張伯認為,雖然隨着科技進步,電子書越來越普及,但翻閱報紙的手感和心情並非電子書可以取代,因此他每天都會到便利店購買報紙,希望報紙的質量能一如以往,繼續將香港最真實的一面展示給廣大讀者。\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