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股市或拖累本季經濟\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研究副總裁 魯政委

時間:2016-06-09 03:16:06來源:大公網

  在今年初固定資產投資實現三年來的首次反彈之後,市場情緒頓時變得更加樂觀。由此所帶來的一個直接反映就是,在去年末因美元指數走弱而被啟動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態勢在今年初得以繼續,最終絕大多數大宗商品價格相對於去年11月末都錄得了相當可觀的漲幅,其中尤以黑色系大宗商品的漲幅最大。

  這些原本產能過剩狀況最為嚴重行業的價格反彈,立即帶動了中國工業企業狀況的緩解: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在2015年連續一年的負增長之後,到二月份實現轉正,此後正增長幅度進一步擴大。由此也使得二月份成為了工業增加值呈現波段觸底的月份,隨後的三至四月開始反彈。

  與此同時,物價的變化似乎也為經濟回升提供了佐證。自去年12月份以來,CPI同比漲幅不斷擴大,由1.6%上升到2.3%,且連續三個月徘徊在2.3%;PPI同比跌幅在此前一年半的時間裏持續擴大,但在今年初卻止住了下滑,到四月份已實現連續四個月收窄。

  固定資產投資與第二產業的反彈,CPI的回升和PPI的跌幅收窄,都讓“第二季度經濟會反彈”成為了市場的主流預期。

  但在筆者看來,上述看法並不嚴謹:在增“產”(第二產業)和增“數”(GDP讀數)之間,還隔?沒有被考慮的第三產業。在考慮第三產業之後,很可能第二季度GDP同比數據無法反彈。

    三產發展舉足輕重

  在當前中國的經濟結構中,工業僅佔整個國民經濟的34%,即便加上建築業,整個第二產業也僅佔國民經濟的四成左右。單純這一部分的反彈,除非幅度足夠大,否則未必就能夠帶動整個GDP讀數的回升。因此,進一步考察目前佔比超過50%的第三產業的表現,對第二季度GDP讀數的高低至關重要。

  在第三產業中,金融業由於其佔比較高和波動較大兩大特點兼備,因而對第三產業、乃至整個GDP增速具有舉足輕重的邊際影響。這種狀況在2014年下半年後,表現得尤其突出。

  我們進一步對金融業GDP增速的分析顯示,雖然銀行、保險等都包含在其中,但在目前統計局的統計方法之下,股票成交量對該數據走勢似乎具有主導性的影響。從第二季度來看,去年同期恰恰是內地股市異常火爆、日均成交1.5萬億元人民幣司空見慣的時期,而目前的成交量僅僅只有那時的三分一左右。這意味?,從同比來看,第三產業特別是其中的股市將會構成第二季度GDP讀數“拖後腿”的因素,最終很可能令市場的“反彈”預期無法變成現實。

  當然了,如果繼續按這種邏輯推演,在基數效應下,很可能第三季度內地的GDP數據,反倒有可能超預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