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京東利用智能化營運和倉網優化,提升效率。
【大公報訊】京東(09618)旗下京東零售智能供應鏈Y業務部總經理胡浩表示,內地疫情導致4月及5月的供應鏈受阻,惟在「618購物節」期間,供應鏈阻礙已經減少,物流運輸亦得以恢復。
胡浩提到,京東近年利用智能化營運和倉網優化,根據需求預測及自動化採購等,藉而提升營運效率。他續說,目前超過90%的自營訂單,可實現當日或次日送達,庫存周轉天數降至30.2天。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劉暉指,疫情導致物流供應鏈受阻,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在「618」期間得到釋放。他續說,消費者的購物特徵表現得更理性,即是傾向選購更高品質的新品。
布局即時零售市場
隨着即時消費需求激增,「近場電商」亦受關注,電商巨頭加速布局發展「即時零售」,包括線下就近配送、一小時內快速送達的O2O零售模式。胡浩認為,即時零售市場成為商家的重要增長引擎,預計至2025年,即時零售行業規模將達到9000億元人民幣。
去年「雙11」前夕,京東與達達集團正式推出「小時購」業務,對應「線上下單,門店配送,小時級乃至分鐘級送達」的零售模式。
除此之外,京東到家、京東小時購大快消負責人楊文麒透露,今年「618」活動期間,單是5月31日晚上8時起的24小時之內,京東到家、京東小時購銷售額按年增長175%,其中,快消品增幅超過168%,超過15萬個商家品牌透過線上線下同步營運。
京東超市表現方面,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總裁劉利振指出,在「618」活動開首當天,京東超市、商家和線上門店的銷售額增長數倍,在6月6日晚上8點,京東超市的巔峰4小時活動銷售額更激增6.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