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何文田佛光街擬改劃為中密度住宅發展的地皮(紅框),可興建28層高住宅。
【大公報訊】特區政府除全力發展北部都會區外,檢討閒置地皮亦是土地供應來源之一,近年已有多幅土地成功改變用途並出售。最新建議將何文田佛光街一幅中小型土地,改劃為中密度住宅發展,以提供253個中大型單位。
該幅土地位於豪宅屋苑天鑄旁,周邊還有何文田西食水配水庫、何文田公園,以及即將完工的通風大樓。地皮於上世紀80年代原預留作鹹水配水庫,由於水務署早已因不再需要放棄此地,現作為路政署的臨時工地。特區政府經檢討後,由於周邊是以住宅為主的社區,認為此地有潛力可作私人住宅用地,遂向城規會建議將其改劃為「住宅(乙類)4」用途,作中密度住宅發展。
建議平均面積821呎
地皮總面積約6.03萬方呎,發展地盤面積約4.52萬方呎,以地積比率約4.6倍計,總可建樓面約20.77萬方呎,可興建一幢連兩層地庫停車場在內共28層高住宅大廈,基於附近多屬貴價屋苑,特區政府建議平均單位面積821方呎,提供約253個中大型單位,居住人口約658人。另外,由於區內社福設施不足,特區政府建議在該項目基座提供如長者鄰舍中心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各所涉建築面積約2551及5888方呎,可豁免計入總可建樓面之內。此地若改劃順利,最快下個財政年度納入賣地計劃。
除上述地皮外,特區政府最新將觀塘茶果嶺道一幅閒置多年的商貿地,改為高密度私人住宅用地,料提供約1440個單位。而下月截標的荃灣永順街土地,及將在本季招標的牛池灣彩興路地皮,亦是由改劃閒置土地而來。
此外,新世界(00017)與招商蛇口合作發展的粉嶺北第14區烏鴉落陽地皮,最近向城規會申請略放寬發展限制,以興建有蓋行人天橋作為項目發展布局中的接連行人通道,規劃署並不反對,料明日能獲通過。該項目土地面積約15萬方呎,總可建樓面逾111萬方呎。根據去年獲批建築圖則資料,可建4幢32層高商住大廈,主力建中小型住宅單位,料提供約2300伙,平均單位面積約420方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