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重要來源/私人市場佔總供應逾70% 北都區吃重

時間:2025-10-10 05:01:42來源:大公报

  圖:特區政府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需借助更多私人市場力量參與開發。

  特區政府的私人房屋土地供應,近年愈來愈倚重私人市場,過去兩個財政年度的私人市場供應單位,佔總供應逾70%,本財年首三個季度,預計來自私人市場的供應佔比已達74.6%,涉約9275個單位。

  該9275伙私人市場供應中,除部分是市區重建項目外,主要是來自北部都會區內由私人發展商所持土地,經與特區政府洽商換地協議及補地價而來,包括新地(00016)與恒基地產(00012)合作發展的洪水橋第34B區住宅地、新世界(00017)與華潤置地(01109)合作的元朗龍田村第2期住宅項目,以及將在本季完成換地手續、由億京發展的洪水橋第19B區商住用地,單是上述3個項目便提供約4900個單位。

  此外,由新地及恒地在洪水橋新發展區中心、接近將來屯馬綫洪水橋站的4幅商業用地,正透過原址換地政策,與特區政府洽商換地發展。由於特區政府正檢討放寬用地限制,容許該等商業地加入住宅發展元素,以吸引發展商接受換地發展,已將換地期限由今年3月底,延長至今年12月底。該4幅商業地在洪水橋第32A、32B、32C及32D區,總土地面積約6.34公頃,料可建樓面約600萬方呎,依據特區政府早前初步構思,容許最多約20%樓面作住宅發展,便能提供約2300個單位。若此宗換地順利在今年底達成協議,料可納入本財年的私人房屋供應中。因此,相信今個財年私人市場的供應佔比有機會超過80%。

  四大發展商持逾億呎地

  北部都會區幅員廣闊,在新界北部東西橫亙約3萬頃土地,單是本港四家大型發展商在北都區便持有逾億方呎土地。在特區政府要加速發展北都區,及借助更多私人市場力量參與開發北都區下,相信未來私人市場的房屋供應仍佔較大比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