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河南開封,開封政務AI「開開」支持方言諮詢,成為群眾的「智能助手」。
【大公報訊】記者蘇雨潤北京報道: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聯合印發《政務領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應用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旨在有序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產品和服務在政務領域的部署、應用和持續優化,推動政務創新發展,提升治理效能、優化服務管理、輔助科學決策。
《指引》明確提出,政務部門應以統籌集約的方式開展政務領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避免「碎片化」安全風險。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搭建政務領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統一服務平台,並與政務雲管理平台、政務應用和組件管理平台等融合共建,形成要素資源「一本賬」,推動高效復用。
《指引》強調,政務部門應統籌減負和賦能,切實防範「數字形式主義」。應建立健全全周期管理體系,明確應用方式和邊界,落實人工智能大模型「輔助型」定位,防範模型「幻覺」等風險。建立常態化更新機制,扎實做好安全管理,提升人工智能安全風險應對能力。應嚴格落實保密要求,防止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等輸入非涉密人工智能大模型。
專家:制度驅動 AI應用更規範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李建剛指出,對政務大模型展開深層次的研發與應用不僅能直接助力政府提升運轉效率與服務質量,更可以通過激活數據要素的潛在價值為產業創新注入動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指引》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務服務領域的規範化落地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與切實可行的實施路徑。
李建剛進一步表示,《指引》的出台標誌着中國人工智能進入從「技術驅動」向「制度驅動」的新階段,它為政務領域大模型的安全、規範、高效應用提供了頂層設計。「通過確立『輔助型』定位和安全邊界,《指引》在防範風險的同時激發創新,為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和公共治理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