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中國股票成為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的投資首選,A股在第三季開始上升。
中美就經貿問題達成框架共識,人民幣兌美元匯價轉強,加上「十五五」規劃建議提振市場投資信心,上證綜合指數昨日一度升破4000點,再創十年新高。中國科技自立自強,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包括A股在內的中國股票在環球市場吸引力不斷提升。
中國股票已成為全球新興市場股市基金首選投資對象,推動A股持續向上,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今年累積升幅近20%,追貼環球股市升幅,以科創、新興產業股為主的上海科創板及深圳創業板指數更勁升五成。在科技股領漲支持之下,A股走勢漸入佳境,呈現長期慢牛形態。
「十五五」提振投資信心
中美就經貿問題達成框架共識,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升越7.10,見近一年高位。同時,「十五五」規劃建議着力科技突破、擴大內需,進一步提振投資信心,刺激上證綜指昨日一度升越4000點,再創十年新高。
其實,目前美國、歐洲、日本處於經濟不穩定狀態,美國聯儲局面對通脹威脅,減息路線圖不明朗,加上特朗普繼續揮動關稅大棒,如向重型卡車、櫥櫃、專利藥物加徵25%至100%關稅,可以預期美國通脹日趨猛烈,面臨嚴重滯脹危機,不少市場人士對美國第二季經濟增長由3.3%向上修訂至3.8%,以及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3%都是半信半疑。至於法國、英國、日本的主權債價持續受壓,投資者對歐日債務、經濟感到不安。在這個大環境之下,國際資金流入亞洲等新興市場,支持A股走勢轉強。
全球基金增配中國股票
根據滙豐的調查報告,中國股票成為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的投資首選,配置比重增至近三成,這可以解釋A股在第三季脫穎而出,跑贏全球股市的原因。
今年踏入下半年,在低位徘徊多時的A股打響翻身戰,在內地居民積極入市及外資回流增持下,A股主要指數表現標青,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上海科創板、深圳創業板指數在第三季分別上升12.7%、17.9%、49%及50.4%,明顯跑贏MSCI環球股市指數約7%升幅。在內地部分銀行存款搬家至股票市場,以及外資加倉中國股票之下,A股走勢預期繼續呈強。
國家外匯管理局透露,8月外資總體淨買入境內股票和債券,而內地銀行存款則繼續進入資本市場市場,8月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是證券、信託、理財、基金等。換言之,「存款搬家」活動持續活躍,對A股慢牛向上有利好支持作用。
槓桿比率低 市況未見過熱
雖然A股年內漲幅逐步擴大,且融資融券金額超過2015年的2.27萬億元峰值,但當年兩融餘額佔流通市值比重為4.27%,而目前A股市值已翻倍至100萬億元以上,現時2.3萬億元兩融餘額佔流通市值不到3%。因此,目前A股槓桿率低於2015年,加上未見場外配資活動,A股市況未算過熱。
最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健,創新力強。今年上半年內地機器人行業發展火爆,計劃在A股上市的宇樹科技持續推動人形機器人算法升級迭代,機器人穩定性提升,在任何干擾下都可恢復站立,宇樹科技將發布1.8米人形機器人,吸引新資金追入科技股。目前滬深A股預測平均市盈率在16倍,對比美歐股市,A股估值依然吸引。
中國科技突破、產業創新,持續釋出增長新動能,有助A股保持慢牛穩步向上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