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港股10月市開官之日,鑒於9月大市升勢凌厲,迫近全年高點,10月如何走向,自然引人關注,加上內地有8日假期,「北水」暫停注港,在無「北水」參與下的市況又會如何演變,同樣是投資者想知道的答案。
眾所周知,科技股是「北水」最喜愛的投資項目,而近期升幅最大的,也是科技股,所以科技股的升降又成為港股一項重要指標。
對10月港股的走勢,不外乎以下選項。一是繼續9月的升勢,越27000點大關,直奔28000點。這是最樂觀的預期。
另一是:趁「北水」暫停注港,升得猛的股份借勢作出調整,讓獲利貨轉轉手,如此這般反而有利後市的發展。
自然,亦有一種可能,就是個別發展,互有升降,平平穩穩,渡過這一「空窗期」。
何去何從,很快有答案,個人傾向於第二種和第三種預期,即略作調整,以化解升浪過猛帶來的不穩定性。由於「慢牛」已成為港股的運行模式,相信即使略有整固,也不會遠離「慢牛」的特性,即在無重大不利消息之下,大跌的機會應該不高。
買科技股先比較市盈率
有人問我:香港上市的科技股,究竟貴不貴?我個人認為這要看不同的項目具體分析。以騰訊(00700)及阿里巴巴(09988)來講,市盈率仍在30倍以下,而發展潛力可觀,應該還算合理吧。至於芯片股,個人就有個疑問,因為市盈率已逾100倍,當公布盈利時,一定要投資者相信其前景足以使過高的市盈率得以大幅下降,同時營業額大但純利不高的現象要得到改善,這才符合市場希望。應該承認,炒高了的科技股,風險亦將相應提升。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只升不跌」是必然規律也。
前一段投資者重視的高息股,近期受到較大的回吐壓力,已率先進入調整期,不少跌幅在10%至12%左右,雖然我無法知道期調整將於何時完結,但若周息率已到6厘水平,大跌的機會應不大,而對有耐性的投資者,高息股一定會給予應有的回報。個人在投資配置方面建議三分法,即科技股、傳統股、高息股「三分天下」。對退休人士來講,全資注入科技股並不適宜,因為波動大、風險亦相應高。「太費神」了,這是不少老投資者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