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一點靈犀/內外流動性寬鬆下的牛市行情\李靈修

時間:2025-08-23 05:01:59來源:大公报

  圖:內地上市銀行今年定存到期規模約為71.5萬億元人民幣,佔存款總量的36.9%。

  A股昨日站上3800點大關,創出2015年8月20日以來新高,成交額錄得歷史紀錄,連續八個交易日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從全球流動性角度來看,本輪牛市實際為內外因素共振的結果。

  雖然美國聯儲局貨幣政策猶豫不決,但歐央行、英國央行、瑞士央行等主要央行都已實施降息操作。粗略估計,今年各國累計降息次數達到76次,為全球資本市場帶來流動性刺激。在此背景下,美股、日股、德股、越南股及巴西股市近期均刷新歷史高位。

  全球市場資金充裕

  根據彭博統計數據,今年7月以來,日股、韓股、台股、泰股、越股等亞洲市場均獲得明顯的外資淨流入。至於A股市場,今年二季度上市公司外資持股市值達到22.2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底上升0.75%。其中,金融、通訊、公用事業板塊最受外資機構青睞。

  必須指出的是,即便年內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維持不變,但美元指數已累計貶值一成,對於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美國公司而言,仍然構成了實質性利好。按照美國銀行測算,美元匯率每下跌10%,就能為標普500指數的每股收益(EPS)帶來約3%的提振。美股七巨頭與納斯達克100指數公司的海外收入佔比分別為49%和45%,甚至高於標普500指數28%的平均水平。這也部分解釋了美國科網股自4月以來的強勢。

  內地定存集中到期

  相比於海外市場,A股還「額外」享有存款搬家的紅利。7月金融數據顯示,住戶存款同比多減7800億元人民幣,非銀存款同比多增1.39萬億元人民幣,反映出居民存款正在向金融市場轉移的趨勢。M2-M1的「剪刀差」也在快速收窄,意味着資金活化程度提高,存款沉澱現象逐步減弱。

  筆者於8月16日撰本欄《利率下行 內地存款流入股市》一文,曾總結本輪牛市的底層邏輯為「低息環境下凸顯優質資產的稀缺性」。回顧歷史,2005年以來中國出現過五次存款搬家的現象,分別為2006年至2007年,2009年,2012年至2015年,2021年,2024年至2025年。從過往情況來看,利率下行都被視作關鍵的推動因素之一。

  以2021年樓市投資見頂為標誌,內地經濟周期進入到降息化債階段。居民資金逐步從房地產市場遷出,但又缺乏同等收益回報的投資標的,只能流向定期存款、固定收益類資產,但這些資產的收益率也面臨着顯著的下行壓力。

  從附圖中可見,定期存款利率自2022年9月開始回落,而今年存款到期的規模較大。統計顯示,上市銀行今年定存到期規模約為71.5萬億元人民幣,佔存款總量的36.9%。鑒於家庭部門目前消費意欲低迷,到期後的存款更傾向於尋找更高收益的資產。

  在A股連續破頂的背景下,一線城市居民的炒股熱情高漲。中信証券測算,2025年居民存款流出規模可能在4.5萬億至9萬億元人民幣之間。搬家存款即便沒有湧入權益市場,但亦可以通過固收類型的資管產品進行過渡承接,從而實現資金的「間接入市」。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