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SLA.US)2025年第二季營收224.96億美元,按年下跌11.78%,創下2012年以來最大跌幅。這已是連續第三季低於市場預期,反映公司正面對的挑戰比想像中影響更大。
佔總營收74%的汽車銷售收入按年下跌16%,僅達166.6億美元。當中曾被視為「利潤綠洲」的碳權銷售收入更腰斬51%至4.39億美元。能源業務同樣收縮,收入同比減少7%至27.9億美元。唯獨服務與其他業務同比增長17%至30.46億美元,成為財報中罕見的亮點。汽車交付量同樣表現令人失望,第二季全球交車逾38.41萬輛,同比跌近13.5%,反映其車型需求轉弱的態勢。
儘管毛利率從首季的16.31%回升至17.24%,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約18%。而人工智能(AI)及自動駕駛研發投入激增,疊加股權激勵費用,導致利潤下跌。集團2024年次季/三季/四季,以及2025年首次及次季的經調整利潤分別為14.78/21.67/23.17/4.09/11.72億美元,看到一年內集團的盈利能力下跌趨勢明顯。未來特斯拉仍持續加碼駕駛監控版(FSD)與自動駕駛的士(Robotaxi)研發,此或正考驗集團的財務韌性。
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業績會議上坦言,未來可能面臨數個艱難季度。原因是美國電動車補貼退場,直接削弱終端價格競爭力;8月實施的新關稅政策,將衝擊全球供應鏈,可能導致下旬交付延遲;而「大而美」法案衍生的合規成本攀升,將持續擠壓集團的利潤空間。政策風波下,集團轉型陣痛期可能比預期長。
無人駕駛的士市場競爭激烈
日前集團宣布已與三星電子簽署價值165億美元的芯片合約。相信此消息有助集團緩解供應鏈緊張的問題。未來特斯拉的命運已繫於兩大戰略賭注:革命性Robotaxi與平價電動車,惟其量產時間表及法規落地進度仍需持續跟進。
另邊廂,Uber(UBER.US)與Alphabet(GOOG.US)旗下的Waymo合作提供無人駕駛的士服務,預料會令Robotaxi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相信特斯拉股價亦缺乏上升動力。
(作者為致富證券研究部分析師、證監會持牌人士,並沒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