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港股市場延續穩中有進的格局,交易熱度集中在銀行紅利股與科技股,周內分別上漲1.79%和0.43%。其中,銀行板塊年初以來已累計上漲約36%,平安保險等大型機構從去年空倉逐步加倉至主要銀行H股的前列股東,體現對紅利資產的長期認可。據興業證券統計,內地大行近三年平均股利支付率維持在30%左右,而中銀香港與恒生銀行則穩定在50%以上,在人民幣債券收益率受限、宏觀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港股紅利股凸顯其收益確定性和資產穩定性,成為內地資金配置的重點方向。
截至6月底,港股IPO與再融資總額達2880億港元,創歷史同期新高,約八成來自A股企業赴港上市,反映港股融資功能顯著恢復。交易層面,南向通日均成交延續6月尾部熱度,並在近期監管推動下迎來參與主體擴容,為跨境資金流注入更強制度支撐。
為提升資金跨境配置效率,人行正研究將南向債券通額度擴大至1萬億元人民幣,並擬引入非銀金融機構參與,進一步釋放人民幣國際化潛力。在多重政策工具調控下,人民幣匯率雖在7.15至7.35區間內震盪,但年內已實現小幅升值,市場預期趨於穩定。
國際方面,繼稀土談判初步達成共識後,美國防部正式成為美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最大股東,強化對該戰略資源的本土控制。與此同時,美國延長對14國「互惠關稅」豁免至8月,為後續貿易談判預留政策空間,並將矛頭對準加拿大,宣布8月起對其商品加徵高達35%的關稅。加拿大迅速展開應對,強化與東盟的自由貿易談判。
儘管地緣摩擦加劇短線擾動,亞洲股市表現穩健,投資者情緒快速修復,全球市場的韌性正持續增強。
(作者為拔萃資本投資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