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貨幣供應量M3走勢
所謂現金為王(Cash is King),而現金流也是影響一個城市經濟的關鍵。筆者經營的祥益地產數據分析部每個月在金管局公布M3數據之後兩小時內,就會發布歸納分析報告。我們發覺最近的數據變化到了一個里程碑的階段,很樂意與各位分享這一信息。
截至2025年7月底的貨幣供應量M3錄得19.89萬億元,這是一個新高紀錄,當中包括銀行總存款量18.7萬億元和逾6000億元公眾持有的紙幣及硬幣。現在香港的M3是1997年同期的6.9倍。多年以來該數據都是不斷增加的,而且即將突破20萬億元大關,這是一個新里程。
資金充裕 購買力驚人
資金突破到一個數量級,令筆者想到如果資金再持續增加,資金和負債比重就會日益懸殊,不成比例,可能潛伏爆發的購買力亦很大。資金多如果善於運用是好的,西方人都說中國經濟處於「通縮」,亦有很多人擔心美國是滯脹,但看來香港現在是「呆滯性增長」。香港出現的奇景就是資金氾濫,但是購買力慢流,所以我們不需要過分樂觀,更不需要太過悲觀。
最近很多人關心H按的問題,筆者建議將M3加上銀行結餘及未償還票據去看,那就容易知道香港的實際處境。這三個數字加起來間接反映了金管局和商業銀行的總量是21.3萬億元,我們看到未償還票據及債券有逾1.3萬億元。未償還票據及債券是當太多資金在本港的時候,政府用來吸納過多的資金,作用就是當香港銀行結餘資金減少或資金流出的時候去運用,當然在政府角度來說有其管治的時機,我們不適宜去胡亂猜測。但我們要知道,香港是有這個實力的,累積巨額財富之後,有足夠的金融能力去應付金融市場的考驗,亦容易支持市民得到較大的利益。
資金流動方面,可以從儲蓄戶口、定期存款的資金走動,反映到購買力的變化。截至7月底定期存款按月減少0.04%或者36億元,過去三個月累計,定期存款總共是流出3816億元。最新活期存款按月減少2.77%,儲蓄存款按月增加1.75%,即有資金從定期存款湧出,滾存的資金量不容小覷。
目前香港M3當中雖然有逾五成資金暫時去了做定期存款,但5月起港息下跌而令定存吸引力大減,市場購買力已作啟動。而7月至8月雖然拆息有所回升,但樓按是受到3.5厘封頂位保護。最新截至9月2日的市場數據,預期美國9月減息機會率達89.8%,有利寬鬆樓按息口及銀行同業拆息。相信9月如減息的話將會反過來進一步影響M3,定期存款會進一步作新一輪的流動,對投資市場有利。
(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