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今年樓市可能重現「價量齊升」,一手估計錄1.9萬宗交投,按年升逾22%。
近月香港樓市交投活躍,樓價亦呈現止跌回穩跡象。然而,不少買家仍心存顧慮,擔心目前市況僅為「跌市中的短暫反彈」。當買家猶豫不決的時候,其實悄然錯失入市機會。今次筆者再次「老調重彈」,從分析樓市利好因素入手,希望大家能把握目前尚未完全回彈的入市機會。
近月港股氣勢如虹,上半年IPO集資額冠全球。今年以來,恒指已經累升超過兩成,早前更正式突破25000點的逾三年半新高,最近一直於高位徘徊。股市節節上揚,衍生財富效應,亦刺激套股換樓活動,預料樓市有望漸漸「追落後」。
儘管最近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回升,但整體仍處低位。聯儲局年內或再度減息,息口回落,預期進一步支撐樓市表現,為買家提供有利環境。
此外,一直困擾本港樓市的庫存高企問題,亦開始逐步改善。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資料顯示,截至今年7月份,累積貨尾量約為2.0239萬個,按月跌約3.2%,更連跌六個月,累減約12.5%,創出2023年8月後的兩年新低。
不得不提租金走勢,據美聯「租金走勢圖」,7月份以實用面積計算的私人住宅平均呎租報約38.55元,按月升約0.65%,連升六個月創歷史新高,在租金上漲而息口趨降的環境下,「供平過租」的優勢日益顯著,進一步推動自住及投資需求,為樓市提供持續上升動力。
個人預計,今年樓市很可能重現「價量齊升」,預期全年二手成交量將錄得約4.5萬宗,按年升約9%至四年新高;一手則估計錄得約1.9萬宗交投,按年升逾22%,創自2013年4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生效後的新高。至於最受關注的樓價,則有望升3%至5%,具體表現視乎下月施政報告的政策措施及聯儲局減息進程而定。其中,「豪宅」及「中細價」物業表現尤為看好,有望跑贏大市。
建議全面放寬投資移民置業
下月公布的施政報告備受矚目,市場話題度十足的「兩地跨境購房通」及將100元印花稅擴展至600萬元以下物業的政策,均有望刺激市場需求。筆者則建議,政府可考慮全面放寬投資移民至購買任何樓價的物業,樓價全數計入投資額,以鼓勵置業投資移民,為香港帶來資金,增加「搶人財」計劃的吸引力。
同時,筆者亦建議政府恢復舊有印花稅繳付方式,即允許交易完成後才繳付印花稅,讓置業人士有更大的彈性運用資金,有助減輕短期資金壓力。上述種種措施,均有助加速香港樓市復甦。
(作者為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