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樓市新態/資金湧港 奠定香港繁榮基礎\汪敦敬

時間:2025-08-06 05:02:10來源:大公报

  數據顯示,外國、外地公司來成立並註冊數字創新高,香港的資金不斷累積增加。根據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6月底,香港的貨幣供應量M3(流通現金加商業銀行存款)錄得19.86萬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17.94萬億元,按年增長10.7%。對比上一個月的19.71萬億元,按月增長0.76%。

  香港長期保持逾18萬億至19萬億元充裕的資金,短期內也不需要擔心負利率的來臨,是最理想的投資處境。

  19萬億元M3是一個什麼概念?1997年香港的M3只有2.87萬億元,去到2007年的時候是6.13萬億元,去到2019是14.8萬億元,一年前是18.5萬億元,反映香港資金不斷上升。這是強勁的底氣。

  何況,除了M3外,我們亦加以分析銀行結餘(銀行放在金管局的戶口結餘)和未償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銀行被金管局吸納的資金)。目前三者加起來逾21萬億元,長期趨勢上亦是持續上升的。

  有一點是要特別留意的,定期存款按月減少2.2%或2284億元(過去兩個月累計共流出3780億元),活期存款按月增長3.48%,儲蓄存款按月增長5.46%,反映資金初步已一如筆者之前所料,從定期存款湧出,滾存的資金量已不容小覷。

  近日金管局持續入市承接港元沽盤,分析預料隨着銀行體系結餘減少,港元拆息將回升。筆者認為有關情況是正常的,不是因為港元有「流出壓力」,相反是源於5月大量外資湧入香港的後續發展。很多評論都忽略了有關香港銀行結餘的實力,其實應該連同未償還外匯基金票據約1.4萬億港元去看,銀行體系資金量足夠應付套息活動,H按息隨着資金流動有所上落是平常事。筆者認為,香港息口與金融環境將保持穩定。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曾在匯思撰文指出,資金流出港元體系並不一定代表撤離香港,同時銀行持有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基本上都能穩妥管理其流動性,確保資金有序、高效地流轉。資金流出港元體系兌換成其他幣種(如美元),仍可能留在香港金融體系。筆者認為,市場有很多信息是市民要去了解的,不要道聽途說。

  (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