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金融領域,兩隻追蹤香港上市股票的ETF在沙特證交所上市。
隨着亞洲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不斷提升,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且未來有望進一步提高。作為全球金融指數排名第三、亞洲排名第一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區位優勢日益突出。
日前由行政長官李家超牽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參與、香港及內地重要企業團體及社會團體隨行的多個代表團在中東受到了高規格接待,實現了眾多交流碩果,有力驗證了全球經濟重心東移的趨勢。
作為香港中資金融行業的代表,筆者有幸跟隨代表團連續三次出訪中東,對此深有感觸。與以往不同的是,今次代表團首次包括來自廣東、浙江、福建等地的內地企業家,體現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優勢。通過聯合出訪,香港不僅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還為中東資金進入內地和香港搭建了橋樑。
根據政府的披露信息,代表團此行有三個目的:一是進一步建立香港特區政府與卡塔爾政府、科威特政府之間的關係;二是開拓合作領域;三是擴大朋友圈。從去年12月份開始,政府方面就開始聯繫內地作出訪的籌備工作,最終代表團共達成59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
與此同時,香港財庫局副局長陳浩濂率領三十多人的金融科技和投資公司連同投資推廣署和數碼港組成代表團前往阿聯酋迪拜,出席當地年度金融科技盛事─迪拜金融科技峰會,標誌着香港與迪拜在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發展上的合作邁進新階段。
此外,一帶一路總商會、香港中華聯誼會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香港校友會聯合組織的「一帶一路」中東考察團同期亦在阿聯酋展開訪問交流,細分推動中東「擴大朋友圈」之旅的落地生根,與當地政府及企業建立溝通機制,就生物醫藥、數字經濟、地產建築、綠色金融等關鍵領域的合作開展深度交流,取得了一系列務實成果。
中東資金對中國資產興趣大
中東對外投資謀求轉型,金融市場機遇廣闊。首先,中東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群體之一。據研究諮詢公司全球主權財富基金(SWF Global)估算,如阿布扎比投資局、沙特公共投資基金等,其管理規模在2025年預計達到4.9萬億美元,為市場提供了充沛的資金支持。其次,中東金融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2025年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證券市場規模已突破4萬億美元,且在股票、私募股權等領域表現強勁,吸引了眾多國際金融機構布局。再次,中東地區積極推動經濟轉型,綠色金融、伊斯蘭金融等新興領域不斷湧現,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升級,智能化與跨境化趨勢明顯。上述因素共同構成了中東金融市場的廣闊機遇,吸引全球資本的關注和投入。
中國資產價值重估,中東投資中國資產的興趣很大。一方面,隨着美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以及西方國家對中東投資的審查趨嚴,中東投資者開始尋求多元化投資組合,降低對歐美市場的依賴,積極構建後石油時代的經濟格局,將目光投向亞洲等新興市場,尋求技術和經濟增長機遇;另一方面,在中國政策支持加碼、經濟基本面韌性良好、科技與產業創新破圈及全球經濟格局變化之下,中國資產估值中樞上移,特別是港股市場估值修復空間顯著,資產估值邏輯從傳統模式向創新業務模式轉變。雙重邏輯之下,中東必然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內地及香港。
中東和亞洲龐大的資本池,有推動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的潛力,中東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及中國新質生產力的湧現也蘊藏着無限機遇。香港交易所擁有世界領先的融資平台、流動性充裕且充滿活力的市場,以及與內地資本市場獨一無二的互聯互通機制,能夠憑着獨特優勢,推動兩地資本雙向流動。中國內地、香港與中東地區正在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三方合作機制,這種合作模式充分發揮了各方的比較優勢。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與中東的「超級聯繫人」,在這一機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香港積極發揮「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優勢,深化與中東的交往合作,中東海合會國家認可及重視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身份。2021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在迪拜設立了在中東地區的首個經濟貿易辦事處,致力於加強香港與海合會成員國的經貿聯繫;隨後,香港特區政府計劃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設立辦事處,加強兩地之間的經濟及投資聯繫;2025年5月15日起,阿聯酋和卡塔爾正式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30日的待遇(此前為落地簽),阿曼則將免簽逗留期限從10天延長至14天。至此,海合會六國(阿聯酋、卡塔爾、阿曼、巴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全部對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開放免簽或落地簽。
深化市場聯通 推新投資產品
在金融領域,香港與中東的合作連接逐步走深走實。2023年2月,香港交易所與沙特證交所簽署合作備忘錄,探討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以推動雙方金融市場互惠互利;9月,港交所宣布將沙特證交所納入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允許在沙特市場主要上市的公司來港申請第二上市;11月,聚焦沙特阿拉伯的ETF在港交所上市,讓港交所成為亞太區首家推出同類產品的交易所;12月,投資推廣署與沙特阿拉伯投資部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促進兩地在投資推廣的交流及合作關係。2024年5月,香港金融發展局也與卡塔爾金融市場管理局簽署諒解備忘錄,標誌着香港與中東地區推進經濟和政治往來的重要一步;7月,港交所將阿布扎比證交所及迪拜金融市場納入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10月,沙特資本市場管理局批准兩隻追蹤香港上市股票的ETF在沙特證交所上市。
隨着市場聯通及投資產品不斷發展,中東主權財富基金也積極在中國內地及香港擴大業務和投資重點。公開報告數據顯示,中東主權財富基金2023年配置於中國的投資額為23億美元。2024年8月,沙特公共投資基金與六大中資金融機構簽署價值500億美元的協議。
在兩地雙向奔赴的過程中,香港中資金融機構扮演着積極角色。其中,兩隻追蹤香港上市股票並在沙特證交所上市的ETF,是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成員的創新之舉。此外,筆者所在機構及其他中資同業均將中東地區作為市場開拓的重點之一。
而筆者本次所在的三會聯合中東考察團與Mubadala、ADIO已探討建立常態化的溝通機制,將為後續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在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等前沿領域的探索,契合雙方發展戰略,為兩地企業進一步合作共贏奠定了良好基礎。
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中東地區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今次考察進一步深化了香港與中東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展現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橋樑作用,並以合作備忘錄和協議形成了涵蓋政府合作、市場貿易、投資市場發展、金融、科研、法律專業、工程等方面的多元合作,是一次成功的、友誼的君子之盟,是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下的長期的互惠互利合作。
作為考察團的一員及香港中資機構的代表之一,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將積極響應特區政府的號召,同時發揮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的獨特優勢,積極與中東監管當局、金融機構保持交流,探索合作機會;同時,推動產品創新,開發符合中東投資者需求的金融產品;充分依託香港的區位優勢,為內地企業與中東資本對接提供專業支持,助力企業「出海」;以更好的專業水平促進香港與中東、中國與中東的深度合作,推動香港資產管理行業發展,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作者為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會長、博時國際董事長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