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面對全球經濟的種種挑戰,中國採取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政策,為經濟穩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心以窮理,而順理以應物」。隨着「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再一次進入公眾視野,中國是否陷入此類衰退引發了市場參與者的激烈討論。筆者認為,資產負債表衰退只是表象,也許並不適用於中國,透過表象理解資產負債表衰退背後的機理則更為重要。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正確的道路往往都是艱難的,透過現象直擊本質,遵循期望效用最大化這一微觀經濟學基石,或將成為日本經驗對於理解中國客觀現實的重要啟發。
首先,中國資產端與負債端表現穩定且沒有劣變。儘管全球經濟面臨着種種挑戰,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為經濟穩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根據實體經濟部門宏觀槓桿率資料,中國居民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以及政府部門槓桿率從1992年至今都保持着較為穩定的增長,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波動。儘管2020至2022年期間,因疫情的干擾,居民部門與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出現過短暫的下滑,但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居民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分別為63.3%、167%,均比2019年末的56.1%、151.9%有所上升。
以北京為例,從2019年末至2023年上半年,房價指數升幅達27%,儘管期間有所波動,但整體資產價格並未大幅下滑。中國居民部門的財產淨收入在此期間也保持着穩定增幅,財產性淨收入佔比也穩中有升。不僅如此,6月新增社融4.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居民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分別新增4914億元、4630億元,企業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分別新增7449億元、1.59萬億元。企業與居民短期、中長期貸款都持續改善,特別是企業中長期貸款並未出現收縮,與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前期表象並不相符。
其次,期望效用最大化是資產負債表變化遵循的潛在邏輯。在經濟學中,期望效用最大化是微觀經濟學理論的基石。該理論認為,市場參與主體在面對不同選擇時,會根據其偏好和目標,選擇能夠最大化其預期滿足程度的方案。儘管社會環境在不斷變化,個人的價值觀和目標也可能不同,但期望效用最大化作為一種基本的決策原則仍然成立。
以企業為例,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中提出企業追求「債務最小化」而不是「利潤最大化」的假設,似乎難以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成立。更準確地說,債務減少是企業選擇利潤最大化後的結果,並不是原因。而企業不選擇繼續投資主要原因可能是,缺少可以最大化利潤的投資項目。一方面可能是項目本身可以產生的現金流不足,另一方面可能是對未來比較悲觀。
同理而言,居民部門增加儲蓄、減少消費,以及提前還貸亦是期望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選擇結果。一方面,根據學術文獻,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等因素會引發居民對於未來風險的厭惡程度上升,從而提高儲蓄率、增加預防性儲蓄。另一方面,新務實主義消費下,自然災難過後人們會對價格與品質間的替代關係更為敏感。最後,通過提前還貸,居民可以減少債務負擔,降低利息支出,從而釋放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資金用於儲蓄、投資或其他更有價值的支出,從而提高期望效用。
宏觀政策可從三方面入手
筆者認為,未來宏觀政策方向或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穩」:提升確定性,改善市場參與主體的預期。提高經濟活動的確定性與提振經濟參與主體的預期,將有助於經濟參與主體給未來更多的權重。同時,通過構建統一大市場,可以促進競爭、打破壟斷,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提升市場參與者的邊際效用。
二是「改」:鼓勵科研創新,增加消費與投資的選擇範圍。引入新的技術創新,可以改變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打破原有的經濟均衡狀態。數位經濟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不僅增加居民、企業獲取資訊的管道,降低了成本,而且催生了許多依賴於數字經濟生態的新需求。
三是「引」:善於引導,優化經濟產業結構。根據學術研究表明,信貸繁榮與經濟增長息息相關,其中信貸的流向更為重要,加槓桿行業主體的差異所引發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同,最終將導致不一樣的發展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