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線上學習迅速普及,為AI教育技術與課程體系深度融合創造條件。
人工智能(AI)正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運作模式,教育領域亦不例外。據一份統計報告顯示,目前已有60%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中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另有44%的教師將其應用於學術研究。
據領英(LinkedIn)的《人工智能教育統計2025》報告估算,人工智能教育市場規模在2023年達到17.7億美元後,預計2024年至2032年間將保持37.2%的複合年成長率,到2032年市場規模有望攀升至172.8億美元。
推動這個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包括:教育機構、教師與學生日益廣泛地採納線上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及人工智能技術。谷歌、IBM、培生、微軟等科技巨頭成為該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從區域分布來看,北美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歐洲、亞太、南美、中東及非洲等地亦呈現顯著增長。
線上學習的迅速普及,與新冠疫情期間的教學模式轉型密切相關。當時全球範圍內實施的居家授課與線上考試等舉措,為人工智能教育技術與課程體系的深度融合創造了條件。此外,教育科技初創企業獲得的投資活動,也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三分一教師憂飯碗不保
然而,人工智能的教學應用也引發教師們的普遍擔憂。其中最主要的顧慮包括:學生可能不當使用這項技術完成作業或考試作弊。數據顯示,65%的教師擔心學生在論文寫作中存在AI輔助抄襲行為,62%的受訪者憂慮人際互動因此減少,約40%教師則對數據安全問題表示關切。
教師們對自身職業發展同樣存在顧慮:近三分之一教師擔心人工智能可能令其飯碗不保,相同比例的教師則關注不同學校在獲取AI教育資源方面,可能出現的不平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