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1日電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今日表示,不同地區要根據疫情的情況合理有序復工復產,並不是要求所有地方一率都要復工復產,要實事求是。同時,提高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解決疫情防控時期的用工原料、資金防控物資不足的問題,讓企業能夠心無旁騖地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國新網 劉健 攝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介紹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叢亮是在談及「如何處理好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之間關係」的相關問題時作出如上表述的。他表示,隨着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階段,要做好「兩條線」作戰的準備:「一條線」是抗擊疫情前線,主要任務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另一條線」就是經濟發展前線,主要任務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特別是要為抗擊疫情前線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彈葯」。這「兩條線」都很重要,互為支撐,缺一不可。
雖然復工復產可能出現大規模人員流動和聚集,存在疫情進一步擴散傳播的潛在風險。但是,如果不復工復產,短期內將影響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療物資供應,長期來看各類生活物資也面臨短缺風險。這樣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續的,也難以達到戰勝疫情的目標,最終受損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
叢亮說,在「兩條線」作戰的前提下,要「兩手抓」:
一手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復工復產的基礎和前提。通過分批有序錯峰返程返崗,分級分類提升快速篩查能力,加強重點人群隔離和病例收治,指導企業認真落實各項防疫要求,有助於確保不因復工復產出現人員大規模集中流動、出現不同人群間的交叉感染、出現更大規模的疫情爆發。
另一方面,要抓企業的有序復工復產,這是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需要的必然要求。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根據不同地區的疫情情況分類施策。對于疫情嚴重的地區,首要任務還是疫情防控,應該繼續採取最為嚴格的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考慮有序復工復產。對于疫情總量比較大但是集中在個別城市的地區,就要在這些重點城市加強重點的疫情防控,有針對性組織低風險人群返崗。對于疫情比較輕的地區,要在鞏固好防疫有利形勢的前提下,合理設置防護標準,努力創造條件,盡快實現全面復工。
叢亮總結到,不同的地區要根據疫情的情況合理有序復工復產,這並不是要求所有的地方一率都要復工復產,要實事求是。具備條件的,在加強防護的前提下復工復產,必要的醫療領域,包括居民的基本生活領域要復工復產,但其他的領域可能還要再等一等。要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分類復工復產方案,做好交通運輸組織保障,推進全產業鏈協調運行。因為整個經濟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可能某一個鏈條卡住,經濟的運行都會出問題。提高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解決疫情防控時期的用工原料、資金防控物資不足的問題,讓企業能夠心無旁騖地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叢亮還提出,前一階段在疫情和防護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宅在家里,減少活動,了解疫情和防護知識,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是對防控疫情的最大貢獻。下一個階段,在做好自身和家人防控的同時,做好本職工作也是對疫情防控的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