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兩件事令我十分糾結,感覺到時代巨輪的澎湃動力。
以往幾年我主要在家工作,這種模式在疫情後十分普遍。文職人士只要一部手提電腦和高速無線網絡,在家便可應付各類文書工作及線上會議。我的手提電腦不算是很陳舊,但已用了十多年,上網速度雖然略慢,但我主要作為撰稿之用,以及撰寫一些試算表,並沒有用作遊戲機或剪接影片,因此容量和速度對我已經合適。前陣子收到網絡信息,電腦預載的系統於本年十月中旬停止更新,我的電腦必須下載新一代系統才可繼續使用。然而,我的電腦相對上已是老一代,沒辦法更新至新系統,即使可以繼續處理文書軟件,但也沒法收到安全性更新,並且不再支援部分應用程式。簡而言之,我的電腦可說是「壽終正寢」。
其實我太太尚有另一部較新型的手提電腦留在家備用,只是那電腦較為輕型,我不習慣使用,尤其是輸入中文時不太順手。現在看來,選擇不由人,不用還須用。
電腦是科技產品,容易被時間淘汰;人物具有生命,更難敵時間衝擊。
十多年來,我不時都會光顧一位老醫師,尤其是身體的外傷,從頭到腳,差不多每處都曾經被老醫師扎針。每次傷病大約只需針灸三至四次便痊癒,較麻煩的足底筋膜炎扎針幾個月亦不再復發。最近我的膝蓋疼痛,致電老醫師預約針灸,但老醫師接電話時身在醫院,似乎是卧病床中。我也不好意思繼續打擾,只能問候及祝福他早日康復。然後我想:守護我的醫師終有一日也會病倒,這世界有何永恆不變的物事?
「知否世事常變?變幻才是永恆。」羅文的金曲《家變》又在我腦海響起。我沒法要求電腦產品或老醫師歷久彌新,只能要求自己適應時代,學習使用新式電子器材,另外注意身體減少受傷。沒法抵擋時代前行,唯有擁抱時代巨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