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陳玉蓮報道:新股市場於本月再度熱鬧起來,在美團點評正進行路演的同時,內地連鎖麻辣火鍋品牌經營商海底撈亦已通過上市聆訊,根據《彭博》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海底撈正在進行上市前投資者教育程序,預計集資額將達到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保薦人為招銀國際及高盛。
目前共有362家分店
根據該公司昨日上載的聆訊後招股文件,海底撈目前有362間分店,當中包括內地有331家,另外31家則分布於台灣、香港及海外市場,如新加坡、韓國、日本及美國。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二線城市分店達153間,較去年底淨增加33間,三線及以下城市分店較去年底增加16間,同期一線城市分店增加13間,從開店的數目可見,海底撈似乎擬加強於內地二、三線城市布局。該公司每間餐廳一般於約一至三個月內便可達至首次收支平衡。於2015至2016年期間,該公司大部分餐廳在6至13個月內實現現金投資回報,預期年內將開設180至220家餐廳。
人均消費額逾百元
海底撈截至去年6月底止,人均消費錄得97元,今年按年上升3.4%至100.3元,收入因而有所上升。香港方面,海底撈於2017年在油麻地開設首間分店,今年八月再於銅鑼灣開設分店,在香港市場已佔有兩間分店,未知未來在港的布局如何。香港分店方面,人均消費約300多元,遠高於內地市場。海底撈計劃將集資所得60%用於擴展業務,20%用於新科技應用及發展,15%用於償還債務,餘額則用作營運資金。海底撈除了在香港市場進取外,在台灣市場亦非常進取,在台北開設第三家店後,包括新北、桃園、新竹,及將於9月開幕的高雄店,短短3年在台灣已開多達9間店。有市場人士表示,海底撈這類型的餐廳在台灣是獨有的,而且該店更提供免費美甲服務、兒童遊戲區等,故在競爭面而言,是以高端的服務跟中端價格爭取市場佔有率,把客戶的消費再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