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很忙,但小明很睏。小明母親曾告誡他:「你忙,就是因為你老偷懶。」他說這是因果顛倒,不忙哪有懶可偷。愈忙才愈不應幹。三十六條死線已在上周過去,七十二條死線將於下周來臨,上帝又把端午節安排在周一,就沒理由不去東京weekend getaway。
今天的事明天做,明天不做別人做。別人也不做?那就白不做。
不做,不做。記憶鑲嵌在記憶枕頭,手腳放軟與被窩同溫,「請勿打擾」的門牌耷拉在手柄,床頭熒光綠數字鐘顯示19:36。小明攤成大字,演練三日兩夜的行程:20:00住東京的老朋友請食札幌拉麵;22:00訂好Blue Note門票;翌日享用酒店自助早餐;新宿VR中心約好;上野文化祭攻略備妥;村上隆個展在周一開幕。手機「卜叮」響,小明手指一掃。星期日要吃烤肉,星期一遊人少,上機前不妨先去淺草寺,祈求終日糾纏的暴發客戶破產。
20:00。小明想,但若不下床,就不會有札幌拉麵,也不會有Blue Note和自助早餐和VR和上野公園。這是可惜的。不過某哲學家曾說,感知不到的事物就是無,如是世界就該等同這六本木香格里拉的3102號房。這世界安靜到連冰箱都沒有聲音。小明發現沒有札幌拉麵雖然傷感,但沒有野狗、上司和暴發客戶,好事來的。所以手機在20:30響起時,他關機。天已黑盡,夜如一個麵團,沉澱澱、黏糊糊、溫吞吞,在記憶枕頭上壓出凹痕。小明用麵棍輾它,它便無限延伸,變成棉被,將他包裹住……第二天也包裹住,第三天也包裹住。
最高享受。
「剛回港!不好意思電話一到東京竟就壞了。」「我等了你三十分鐘……還好只是在家。」「下次請吃飯。」「去哪裏玩了?」「Blue Note、台場、淺草寺……」「有拍照嗎?」「我去旅行,又不是相機去。」「也罷。只是想確認你死了沒。繼續加油,再談!」我說。「Sure。」小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