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地域歧視/葉 歌

時間:2018-06-22 03:16:08來源:大公網

  老同學在常春藤名校獲取物理學博士,轉行考上金融分析師最高級別,在華爾街工作數年後,海歸了。她的新同事中有位八○後「吃相難看」。貪天之功,佔為己有,且對上諂媚,對下欺壓。別人請客,必點最貴的菜式。自己請人,卻能省則省。工作沒幾天,已將辦公室內外得罪了精光。老同學感嘆:「原來他是×省人。」不過,她又自辯:「我可不是地域歧視。」

  中國各地人互相看不起古已有之。魏晉南北朝就有「南北」之爭。《世說新語》中,王武子和陸機就羊酪美還是蓴羹妙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那時中原人鄙薄江南人,譏為「吳兒」,江南人也老實不客氣,回罵「傖父」。總之,都覺得對方是沒文化的鄉野鄙夫,下里巴人。

  過去,香港人稱內地人為「唐山來的表叔」。江蘇人對蘇北、蘇南的分野特別敏感。而上海人覺得外地人都是鄉巴佬,浦西人瞧不上浦東的「阿鄉」,「上只角」的長寧、靜安區看不起「下只角」的楊浦區。即便在人口流動加速的當今社會,仍有某省人窮志短、碰瓷偷摸,某區民風彪悍、群架成風,或某地電信詐騙形成產業鏈的傳說。

  古往今來,「文化」多半由財力、權勢決定。話語權在誰手裏,誰就能定義何為高雅。無論中外,口碑欠佳的地方多以貧窮知名。社會學家還用「滴水效應」一詞描述了時尚的上行下效。「精英」階層地位高,他們的做派被有志於攀附上升者模仿而流行。

  本地和外地的區分,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為劃清界線,彰顯身份。他者的粗俗、愚昧、道德敗壞正襯托出自身的高雅、智慧、品行端正。其中多少是故老相傳的世俗之見,多少是就事論事的理性分析,就難說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