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真的有標準嗎?這是最近看《創造101》時的一個迷思。
起因是圍觀了幾起粉絲掐架。王菊的大火出人意料,不喜歡她的人,認為她的長相不符合女團的標準,不白,不瘦,不高。喜歡她的人把她捧上天,覺得她獨立、堅強、有個性,滿滿歐美風,是「美黑」的代表。王菊自己也說,選擇她的人在重新定義女團。於是兩派人天天掐得不亦樂乎,圍觀群眾天天吃瓜也吃得不亦樂乎。
類似情況還發生在高秋梓、高穎浠等人身上。高秋梓有個外號叫「胖虎」,於是有「黑粉」自稱「武松」,天天在網上掀起「打虎行動」。由於她們並不符合網友「顏值即正義」的信條,所以儘管一個唱功不錯,一個跳舞很強,仍然無法獲得認可。
爭議最大的莫過於楊超越。農村出身的她土味滿滿,唱跳不行,卻一度被票選至第二名的位置。很大的原因在於,她長得確實符合主流審美,甜甜的,非常討喜。「花瓶」、「白痴美」,不喜歡她的人攻擊她的時候,也總會用顏值來說事。
好看也要被罵,不好看也要被罵。有實力要被罵,沒有實力更要被罵。網民的審美標準是什麼?或者,審美標準真的存在嗎?
盛唐時期,以胖為美,珠圓玉潤者總能博得更多好感。過了宋明清,瘦成為唯一標準。一米六的個頭,恨不得只有四十公斤,最好把骨頭都瘦得「根根在目」,才是最美的。丹鳳眼不再流行,大得如同ET的雙瞳才是美;單眼皮帥哥已經是過去式,雙得能起褶子的眼皮才是美。
隨着時代變化,大眾的審美標準似乎也不斷在變化,或者說,作為標準的「參數」,在不斷變化。這些「參數」可能有很多種,比如身高、體重、五官。但這些「參數」大都是外在,變化頻繁,很有可能,今天去墊了個鼻子,明天就開始流行矮鼻樑,是再去把假體拿掉,還是就頂着過氣的高鼻樑過一輩子呢?
想到這裏,決定了自己的「審美標準」:天然,舒服,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