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紙的封面,哪個頑童,在上面一橫一豎畫了個十字,像個暗號。書皮,精心摺疊,也用牛皮紙,如同兒時,父母替我們包的課本。傑克.凱魯亞克的《達摩流浪者》,如同這書的封面,原本就是一個暗號。書的扉頁他寫:你們知道嗎,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我期待着一場偉大的背包革命的誕生。屆時,將有數以千計甚至數以萬計的美國青年,背着背包,在全國各地流浪,他們會爬高山去祈禱……他們全都是禪瘋子,會寫一些突然想到的、莫名其妙的詩……
另一頁:謹以此書獻給寒山子。
這個傢伙狀如貧子,一隻背包,於是出發。這本流浪記,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青年,如他所願,上路了。雙肩包、長髮、乞丐服,曠野山林,露宿流浪。後來日本歐洲的年輕人也加入其中。他們被稱為「垮掉的一代」、「嬉皮」。
書中印象較深的是凱魯亞克與同伴攀登巉岩,他們談東方的禪,談寒山子,談《金剛經》、《楞嚴經》。他們熱衷於穿從二手店裏買來織補過的襪子、內衣、牛仔褲、工人襯衫,隨心所欲……
寒山子,唐朝人,「樺皮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被譽「貧人瘋狂之士」。《太平廣記》有:「大歷中隱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當暑有雪,亦名雪岩,因自號寒山子。好為詩,每得一篇一句,輒題於樹間石上。有好事者隨而錄之,凡三百餘首。多述山林幽隱之興。」
在蘇州城寒山寺的禪房,師父常勇遞過來一本金色緞面的《寒山子詩集》,打開看,書的封面也是金緞。豎排的古文,不忍手觸。當年此寺為護持高僧靈塔所建。相傳寒山子曾於此做過住持,不得其詳。
凱魯亞克生前來過這裏嗎?若來,他會怎樣?
從楓橋走來,入寺院山門,經過羅漢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寒拾殿(供寒山子與拾得像),左面《楓橋夜泊》書法長廊的盡頭為法堂,法堂裏,幾位中國年輕人正埋頭抄經文,張繼曾聞「夜半鐘聲」—那寺裏的鐘,那個正午,不時被祈願的香客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