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玫瑰體/蓬 山

時間:2018-06-16 03:16:06來源:大公網

  你可能不知道玫瑰體,但你一定見過,而且每天都見過。

  社交媒體風行的時代,誰的微信、WhatsApp裏若沒有十來個群,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親戚朋友有群,同學同鄉有群,公司有大群,部門有小群,某項工作有專門群,出差、培訓、聚會也要立刻三五成「群」,總之是「群」星璀璨、「群」芳爭艷。

  群裏有人活躍,有人低調,並非同此涼熱。早晨一醒來,發現微信列表裏自上而下一連串紅色提示標,心情焦慮時,真感覺像一串鞭炮,要把人引爆。礙於情面,不回應又不合適。好在也不是沒辦法,終極拯救者就是emoji表情裏的玫瑰花。管他內容是什麼,點上幾朵玫瑰花了事。有時一個微信群下來,幾乎沒有什麼用心的留言,都是成壟成畦的玫瑰花田,此文體遂被名曰「玫瑰體」,靠此苟活於各群的人自然就是「玫瑰黨」。當然,這類表情不僅限於玫瑰花,也包括笑臉、OK、鼓掌、豎大拇指等等。

  有人不管有什麼自拍、「雞湯」還是做了某項工作,總喜歡噼哩啪啦發到十幾個群裏,如果底下沒有什麼文字點評,反而大家湊了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此時就萬不可被醉人的花香迷倒。這一朵朵玫瑰、笑臉,並不是等於是蓋上了一方「三希堂精鑒璽」「古稀天子之寶」,來向這盛世美顏、完美畫質致敬,而其實是一個告誡信號,表明大家並不感興趣,該適可而止了。就像鄒忌諷齊王納諫那樣,「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於我也」,不得不敷衍罷了。

  微信帶來了便捷,但往日的文山會海,卻被微山信海取代,某種程度上將人壓得更辛苦,節奏更緊張,疲於應付、應酬。有些玫瑰黨甚至發玫瑰體已經成了條件反射,經常鬧笑話。有人為緬懷不幸離世的朋友,發幾張昔日的合照,玫瑰黨照舊見廟就燒香,隨手一組玫瑰點了出去,彼此都異常尷尬。真是何苦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