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好好先生爆響口/米 哈

時間:2018-06-15 03:16:14來源:大公網

  廣東話說「爆響口」,意思是漏了風聲,或泄露了什麼秘密。「爆響口」這三字的精緻,在於守密者的嘴巴本應密不透風,但不知何故,嘴巴突然像爆竹一般,響個不停,將秘密一連串的說出來。「爆響口」是推理小說的經典老套,也是我讀得最不耐煩的。

  暫且不談公案小說,在西方推理小說脈絡,「爆響口」詭計的始作俑者不是他人,正是推理小說鼻祖愛倫.坡。大家都知道愛倫.坡奠定了不少推理詭計類型,如《莫爾格街兇殺案》的密室殺人,以及《金甲蟲》的密碼解謎,只是不太會記得連「爆響口」詭計也是出自他手筆。

  在一八四四年,愛倫.坡發表了短篇《汝即真兇》(Thou Art the Man)。小說以第一人稱敘事,講述一名富翁夏特伍斯的失蹤事件。故事簡單直接,哪怕是第一次讀推理小說的讀者,也會確定犯罪動機必然是謀財害命,而疑兇也必然只有兩個人(因為只有他們兩人有名字):一個是有財產繼承權的侄兒班尼費特,另一個是受村民愛戴「而且有基督徒良善」的受害富翁好友查理.郝仁。

  如此開局,讀者心知肚明誰是兇手。故事發展的線索,也都指向侄兒班尼費特就是兇手,而查理.郝仁則一直在旁為班尼費特「熱烈而有力地生動辯護」,卻越辯越糟,讓人更加確定班尼費特就是兇手。

  班尼費特行刑在即,敘事者「我」終於出手。原來「我」一直都在查理.郝仁的左右,知道來龍去脈,於是「我」在郝仁的派對上,送來了一箱他心愛的酒,郝仁與賓友興高采烈來開箱,箱子頂蓋一下子彈了開去,同時,被謀害富翁血肉模糊的屍體,從箱子裏坐了起來,瞪着郝仁說「汝即真兇!」

  最終,查理.郝仁嚇得半死,於是自己「爆響口」,一五一十的說出實情。在此,不得不提,郝仁的英文原名是「Goodfellow」,意譯「好好先生」。名正言順,愛倫.坡除了首創「爆響口」詭計,還在同一篇文章,訂下了「好好先生就是兇手」的傳統,一石二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