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年前首演的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講述的是華爾特獲得名歌手桂冠後,將迎娶心儀的夏娃,幫助華爾特獲得冠軍的是對德意志文化熱衷的薩克斯,原劇在華爾特成名歌手後與夏娃大團圓。
但今年在倫敦與北京演出的這版中,薩克斯將代表名歌手傳統的服飾一件件加在華爾特身上,他已異化成傳統的象徵,面對這樣的場景,夏娃拒絕自己作為獎品,憤然離席,走向遠方。
這是新版導演卡斯珀.霍頓導演的最大改編:夏娃的一個戲劇動作,在不更改這部歌劇中一個音符的前提下,將這部歌劇具備了當代性與最廣度的價值取向,突破了原著歷史局限。作為德意志代言人的鞋匠薩克斯是該劇第一男主角,此劇最後華彩高潮注定落幕在薩克斯帶領的詠嘆中,被女主角夏娃拋棄的正是這樣狂熱的合唱。
我一直認為歌劇首先是作曲家的文本,而不是導演的文本,但這部《紐倫堡的名歌手》讓我刮目相看。土生土長在哥本哈根的卡斯珀.霍頓導演,執導了眾多莎翁名劇,具有扎實的戲劇功底,他曾任英國皇家歌劇院歌劇總監。舞美就是導演的表情,霍頓在《紐倫堡隊名歌手》中設計的是三百六十度的旋轉舞台,第一幕、第二幕中用固定場景的寫實道具細節,寫意出劇中規定情景,非常現代主義;第二幕最後的華彩,舞台徹底激活並沸騰,第三幕則完全將封閉舞美場景打開,旋轉舞台每個角落皆成劇中背景,歐洲視覺藝術的現代語言為一百五十年前的歌劇經典錦上添花。與舞美一樣,這齣歌劇服裝設計同樣出色,現代與古典共同存在於同一舞台,非常和諧。從內容與形式上,霍頓導演都將這齣百年經典賦予了當代性,使經典得以新生。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