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雅詩蘭黛行政總裁傅懿德(右)了解年輕人善變的性格,成功把品牌拓展年輕人市場
美國傳統化妝護膚品牌雅詩蘭黛(Estee Lauder),近數年積極建立年輕美妝品牌形象,其間經歷過起跌;嘗試推出其首個年輕系列Estee Edit,還找來社交媒體網紅做代言人,惟銷情未如預期,該年輕品牌僅維持不到一年。這次失敗無阻雅詩蘭黛品牌「千禧化」策略,行政總裁傅懿德(Fabrizio Freda)繼續收購年輕品牌,聘請更多千禧世代員工,同時加速擴張中國年輕消費者市場,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品牌年輕化終有回報。\大公報記者 鄭芸央
雅詩蘭黛成功吸引年輕人,傅懿德可謂功不可沒,在一次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他說,他以兒子換香水如換鞋為例,指千禧世代不會像父母般只忠於使用一種香水,而是會購買不同的香水。傅懿德了解年輕人善變的性格,他的成功在於吸引年輕人樂意購買老品牌的產品。
CEO明瞭年輕人善變心理
雖然雅詩蘭黛創辦於1946年,旗下不乏知名品牌包括MAC、Bobbi Brown、CLINIQUE等,近年為加快品牌「千禧化」策略,不斷購買了一些年輕品牌如Tom Ford、Smashbox、Becca、Too faced;最新有加拿大初創公司Deciem,Deciem自稱是一間「非正常美容公司」,其所研製護膚品牌The Ordinary深受90後女士歡迎。
七十多年歷史的雅詩蘭黛依然與時並進,努力維持良好業務表現,截至今年三月止的季度純利按年超出預期,進而看好全年收入,其財務報告顯示,受惠於亞太區、歐洲、中東市場,還有最重要的千禧世代消費者。傳統上,雅詩蘭黛的顧客較為成熟,近年年輕消費者增加,對雅詩蘭黛而言是好消息。
首年輕產品系列出師不利
在品牌「千禧化」過程中,雅詩蘭黛也嘗過失敗。2016年,該公司首個針對千禧世代的年輕系列Estee Edit面世,找來社交媒體名人Kendall Jenner和時裝潮人Irene Kim為代言人,引起一陣哄動,可惜Estee Edit銷情遠不如預期,最終宣布暫停銷售。
這次的失敗,原因被認為是對品牌「千禧化」過於樂觀所致,策略也過於簡單,迷信以為單憑聘用社交媒體網紅做代言人,必定吸引年輕消費者,欠缺整套主攻年輕人品牌的形象攻勢配合。
其實,這也是老牌企業拓展年輕人市場經常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如何透過社交媒體建立年輕品牌形象,傳統品牌在這方面較難捉摸年輕人的品味和喜好。
雖然首個年輕產品系列出師不利,但傅懿德沒有因而氣餒,為進一步推動品牌策略「千禧化」,聘請更多年輕員工,目前已佔公司總體員工逾五成。
電商渠道擴中國市場
另外,雅詩蘭黛在中國市場的年輕顧客不斷增加,傅懿德於今年三月透露,將會繼續擴大中國市場業務,未來還會透過天貓等不同渠道,把雅詩蘭黛旗下品牌引入中國市場。
據雅詩蘭黛今年三月資料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銷售額增長33%,旗下Tom Ford等年輕品牌廣受歡迎。傅懿德近年嘗試以不同策略推動增長,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擴大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改變過去只集中於百貨公司的銷售模式,增加運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成功吸引更多年輕人,也扭轉長期緩慢增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