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屆東莞台博會吸引了來自海外的採購商尋找商機。\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東莞報道:美國揮舞關稅大棒,全球製造業無一幸免,不少台資企業在東南亞的布局亦受到波及。為了尋找新的增長機遇,本屆東莞台博會首次設立「亞洲台商主題館」,吸引來自印度、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的台企參展,開拓大陸市場。
在泰國輪轂公司HOLAracing的展位上,兩台越野風格的摩托車成為焦點,在展台上陳列的粉色、藍色金屬質感輪轂亦格外吸睛。公司負責人、「00後」青年台商張哲泰首次參加台博會。他向大公報記者表示:「這裏的氛圍非常熱鬧,一個上午已經有不少客戶諮詢,也結識了很多有潛力的合作夥伴。我們希望找到代理商,把在泰國製造和設計的電動車零配件帶入中國市場。」
張哲泰透露,受美國關稅戰影響,一些大陸廠商正尋找在海外裝配的工廠,以規避美國對華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我們在泰國的廠房擁有完整配件供應能力,可以實現電動車約40%零部件來自當地,從而幫助企業規避部分關稅。我們也會接洽這部分的業務。」
事實上,美國掀起的關稅問題早在2018年便開始影響台企布局。台資企業、東莞鉅鼎照明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業務副經理唐偉表示,該公司自2018年貿易戰後,便開啟海外布局,如今在越南已建立3個廠房,專注燈飾照明產品的生產。「我們同時在大陸保留3個廠房,負責研發和部分生產環節,為海外工廠提供技術和供應鏈支持。」
「沒想到這次以越南台企的身份回到東莞參展,又正值關稅戰。國際市場真的十分動盪,但大陸這邊市場一直比較穩定。」唐偉認為,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越來越多企業會選擇多地布局,以分散風險。「大陸市場產業鏈完善,規模依然龐大。我們會繼續深耕大陸,同時兼顧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