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瑩的筆記《湘山野錄》卷上載:
南唐時代,五代同堂的一共有七家,先主李忭都給他們發錦旗表彰,並免徵他們的勞役。
江州(今江西九江)陳氏一家,最為典型。這是唐代元和年間給事中陳京的後代,老老少少加起來,一共有七百多人。陳家沒有僕人,不養小老婆,上下極為和睦。凡是起居漱洗、穿衣晾衣、男女教育、婚喪嫁娶,總之,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一律都有規章。吃飯的時候,大家一起坐着,捧着飯,集體吃,沒有成年的小孩子則另外坐。陳家有狗百餘隻,餵食時,都放在一條大船內進行,一隻狗沒有到,其他狗都不動一下嘴。陳家還建有私立學校,各地的讀書人都可以來讀,都會提供食宿,江南一帶名士,好多都畢業於陳家大學堂。這樣的家庭極為少見。陳家的規矩,通過狗食這個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
是什麼支撐着這個大家庭多年而不散?一定有一根精神主線,這根主線就是規矩,繼而演化成強大的精神內核,嚴格執行,絕對不能逾越,於是代代相傳。所謂家國,家也同國,治理靠內在驅動力。
我好奇陳家後來的發展。其實,正宗的宋史都有記載,陳家唐代就很有名了,他們創造了三百三十二年不分家的全球紀錄,宋太宗賜有對聯:三千餘口文章第,五百年來孝義家。也就是說,陳家最興盛的時候,有三千九百多人。宋嘉佑七年,宋仁宗出於統治的需要,強行將陳家拆分,一共分為二百九十一家,於是散到了全國。呵呵,如果不拆分,陳姓就是一個王國,連皇帝的家族都無法與之抗衡,哪朝皇帝都害怕。
其實,宋皇根本不需要害怕,這樣的大家庭才是國家的中堅基礎。假如,天下所有的大家庭都能做到如此自立、自律、明理、自省,那麼,天下則穩和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