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趙國柱、邱騰華、王麗蓮展示立體紀念畫冊
香港印刷業商會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報道: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師生將香港十八區的人與事繪於紙上,並融合3D視覺效果,反映年輕人眼中的香港情懷,呼應「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的主題。這組《放大香港》其中六區(中西區、油尖旺區、黃大仙區、荃灣區、南區、沙田區)畫作製成一套六冊的立體畫冊,展示平面畫作被立體化的有趣過程。
「知專」師生攜手創作
該套立體畫冊昨日贈予香港特區政府,而關於十八區的畫作則送給所屬區議會。「十八區創意畫作致送儀式」昨日下午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舉行,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羅江、香港印刷業商會會長趙國柱、職業訓練局(VTC)副執行幹事廖世樂、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院長王麗蓮,以及各區區議會代表等。
邱騰華說,香港印刷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享譽國際,見證了本地經濟發展轉型,亦與創新科技發展息息相關。很高興見到多位年輕畫家以不同的筆觸繪畫香港不同的面貌,內容包含富有香港特色的歷史古蹟及生態景觀。他期望日後能夠把年輕畫家的畫作展示於香港特區政府的海外辦事處,推廣及宣揚香港特色。
新科技呈現紀念冊
承擔印製任務的新洲印刷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黎寶華分享,是次印製的立體紀念畫冊,融合了多項新技術,如數碼印刷、雷射切割、植毛、閃粉、過油、擊凸、燙金、燈光、移動組件及珍珠效果等,力求令各區的獨特面貌栩栩如生。例如主題景點(南區)的熊貓畫運用了植毛技術,而對傳統社區(黃大仙區)則運用了擊凸及燙金的技術。
分別繪畫灣仔區畫作的張惠媚和油尖旺區畫作的李穎嘉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說,作品以鳥瞰視角進行創作,借助Google地圖的實景模式來搜集資料,又親身到該區探索、發掘和感受其獨有的色彩。經過這次創作,對於香港各區了解更深。而每位創作者都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小小心思,如李穎嘉在作品中把自己變成蝴蝶立於國際廣場樓頂欣賞油尖旺區,張惠媚則在跑馬地山頂坐看市區的繁榮、創意與活力。
「香港十八區創意畫作」在半年前啟動,由香港印刷業商會主辦、商會屬下印刷科技研究中心協辦,HKDI出版設計及印刷媒體高級文憑的十六位畢業生聯同講師攜手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