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開始轉熱,熱得不太適合我這種嬌生慣養的城市人露營,於是想親親大自然,就選擇行山。行山,又叫遠足,而正值春天,因此也可適時叫踏青。但我還是喜歡說「行山」,反正行山,就是找一個山去走走,彳亍而行,彳亍就是慢慢地走。
前陣子,我就去了大東山行山。大東山位於南大嶼山,我們一行人從東涌入伯公坳,於鳳凰徑出發上山。那是一個陰天,沒有陽光普照,也沒有下雨,走入山中,就是一路上的霧。就這樣,我們在霧中登山。
霧氣很細很密,整段登山的路走了一個多小時,有五十多分鐘都是在只有十多米能見度的情況下走着。看着前行兩三級的石階,以及在霧茫茫中隱約看見的向上山路,從乾燥的黃土地段,不知不覺走到濕潤的綠色山路。我們一步一步地走,目標是著名的爛頭營。
爛頭營,位於大東山與二東山之間,那裏有一組石屋群,灰石藍窗,分布在一片山上高地,散落有序。據資料說,這些小石屋是由外來的傳教士興建,建於一九二六年,當時一共有二十四間,而且設有飯堂,好作度假之用。然而,我們走了一個多小時,還是走在霧中。
當我們在思考應否原路折返之際,石屋神奇地就在左面的小山坡上出現了。我們離開了主山路,登上了那小石屋。在討論我們是否錯過了其他石屋的時候,我回頭一望,主山路已經消失在大霧之中。
我們就這樣迷路了嗎?突然,一陣風吹來,霧散開,我們不但看見了主山路,還看清楚了附近的山巒景色,原來我們站在的正是第一間石屋。然後呢?霧又回來了。
我們回到主山路,繼續走餘下的路,就這樣,追着前方未來的一步,走一步。大霧依然,但天,還是會時而放晴,好讓人確認方向。當霧又來了,人還是有信心向着一個方向慢慢地走。彳亍於霧中的山,我強烈地體驗了山與霧教我的一課,指導我如何在迷惘中尋找步伐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