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八十年代推出一套兩冊的版本
貫穿方豪(一九一○至一九八○)一生,有兩個身份。其一固然是歷史學家,其二是虔誠天主教徒兼神職人員。
表面看來,這兩個身份並不沾邊,但其實是千絲萬縷。據悉,他自上世紀二十年代即少年時代起,就在杭州的修道院學習拉丁文,並自修文史;其後進入寧波的神學院,為日後的侍工裝備自己,一邊學習神學,一邊精研拉丁文,為日後研究中西交通史鋪路。
研究中西交通史最大的困難,不是搜羅史料而是文字問題。以一般華籍史學家而言,精通英文甚至德文、法文,已經十分難得,但用之研究西域以至西亞交通史,助力不大。方豪乘着深諳拉丁文之便,處理資料時格外暢順。須知西洋記載西域及西亞交通史,常用拉丁文以至意、西、葡等衍生自拉丁文的文字。只要你通曉拉丁文,拉丁語系內的幾種大型語種,就不難掌握。這種語文優勢加上方豪嫻熟天主教來華史,由他研究中西交通史,根本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