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七日談(海外篇)/「撿拾之神」\吳 捷

時間:2025-10-05 05:01:54來源:大公报

  圖:市民在吉林省圖書館前的「換書大集」挑選圖書。\新華社

  我家書不少,許多是白撿來的。

  書沒人要了,丟在公共場所任人拿取,取走就是白撿。日語有句慣用語「捨てる神あれば拾う神あり」,直譯「有拋棄的神就有撿拾的神」,意為天無絕人之路,一道門在你面前關上了,一扇窗卻又為你開啟。從書的角度來看,命不該絕,有人丟棄就有人撿走,斯文不喪,得以繼續傳播知識。

  白撿,有些「人棄我取」的緣分。原主人因各種緣故,把某本書輕易拋棄或忍痛割捨,因緣湊泊,偏偏被你及時看到了,而你那時正巧喜歡或需要這類書,於是成了撿拾之神,天時地利人和俱備,書就歡天喜地隨你回家了。消毒、拂拭,再包上書衣,它就真正屬於你了。經年累月,讀書的興趣改變,或遇搬家、離職之類事,你又成了捨棄之神,一批書再次散入大荒,等待有緣人。

  戰亂前後,多數人為生計所迫,囊中羞澀,沒人要的書籍成車送往造紙廠化作紙漿。此時從造紙廠撿書,屬於搶救性質。黃裳《幾種版畫書》回憶,上世紀50年代初,江蘇各地藏書大量流入上海,正當書市寂寞時,書店無力收購,全部落入造紙廠。黃裳建議在化漿前加以揀選,自己則託人跑去紙廠撿書,但紙廠怕麻煩,只打開兩三包就不許再拆。鍾叔河《買舊書》則說,解放後「土改」,地主家的書無人問津,集中運去紙廠。長沙街頭小販,擔頭掛起一本線裝書,一頁頁撕下給顧客包油條或葱油粑粑,是早晨常見的風景。這原是搜撿舊書的大好時機,想來當時有心無力者亦不少吧。

  我有幸,未經喪亂,喜歡書,撿着玩而已。因為一直未離高校,多年來從院系教學樓內白撿過不少好書。教師退休、離職,辦公室的書懶得搬回家,常會放到走廊等處任取。研究生時代,我撿過《朝日新聞》上世紀60年代合訂本數冊,單是看看報紙老廣告的圖片就趣味無窮。這些書搬家時送人了,只留一本有作者杉田敏簽名的《和洋小咄笑之接點:A Crossroads of Humor》,朝日晚報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是日本笑話的研究與英譯;還有一冊明仁天皇夫婦的和歌英譯選集《Tomoshibi》(燈火),紐約及東京Weatherhill一九九一年第一版,書末付和歌日語原文、斷句及注音。我的研究領域與之無關,只因對日本感興趣,亦通日語,兼以二書裝幀清爽精美,保存至今。

  工作後撿過五花八門的書。譬如八百多頁銅版紙印刷、插圖一千一百餘幀的《藝術史》;本州常見鳥類觀察指南,美國園藝協會出版的四季植物圖鑒,二者皆普通字典大小,便於攜帶參考;Mary Kingsley的遊記《Travels in West Africa》,一介女流去非洲獨自旅行,在維多利亞時代是絕對的驚世駭俗。某日見一堆貼着「Free」的舊書上,赫然是《Le Petit Prince》。雖四周無人,扔一把搶到手中。一九四六年波士頓出版,精裝外殼已霉舊不堪,裏面的書頁倒是乾乾淨淨的,難怪英諺云「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勿以貌取書(或人)。因是面向師生的「教育版」,前言詳贍,書末還附有註釋和法英對照詞彙表。讀研究生時必須學法語,我購買過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的法漢對照《小王子》。經多年三心二意的努力,如今我的法語閱讀能力成功停留在《小王子》。這本撿到的舊版《小王子》,當然與我雙雙把家還了。

  猶記某年在辦公室附近,拾得窪田般彌一九六八年譯《地底旅行》一冊,創元SF文庫一九九六年第三十刷,惜書衣已佚。儒勒.凡爾納科幻經典,現通譯《地心遊記》,我在中學時已購得楊憲益的中譯本。魯迅早年留學日本時,以文言章回小說體意譯此書及《月界旅行》,欲借小說普及科學精神:「我國說部,若言情談故刺時志怪者架棟汗牛,而獨於科學小說乃如麟角。故苟欲彌今日譯界之缺點,導中國人群以進行,必自科學小說始。」撿到窪田般彌譯本後約三年,偶見朝比奈弘治譯、岩波文庫一九九七年版《地底旅行》,孤零零伏在走廊一隅「Free」箱中。同一原作,不同出版社及譯者,誰是捨棄之神?雖為不解之謎,但二書已歸我這「撿拾之神」所有,如今並列架上,默訴奇緣。

  高校之外,撿書的機會也很多。有些公共圖書館、公園和步行街,設有免費書架或書亭,規則是「取走一本,送來一本」,即架上亭中的書刊免費贈送,但必須同時放入一本書,如此庫存不致空竭,讀者也同時扮演「撿拾之神」和「捨棄之神」的雙重角色。當然,也會撞上無需貢獻、純粹白撿的機會。數月前從佛蒙特州去新罕布夏州,於二州交界處一小鎮下車採購。超市外長長一排書架,貼着「Free」標籤。匆匆一覽,無非園藝、手工、通俗小說之類。人在旅途,即便看中也無法一一帶走。忽然瞟見石黑一雄《The Remains of the Day》,一九九○年藍登書屋旗下Vintage Books出的平裝本,紙張有些發黃,整體品相還不錯,關鍵是不大不沉,果斷收了。此書也許想不到,本來被拋棄的自己,在小鎮小店外風吹日曬,突然會陪一個撿拾之神跨州越境吧?

  不過,這些經歷都還不算神奇。

  數字時代,圖書館都嫌實體書刊狼犺累贅了。二○○九年,鄰郡圖書館清倉處理一九一○至一九七九年全套《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合訂本,網上貼出告示:免費贈送,先到先得。《國家地理》內容包羅萬象,以自然與人文地理為依託,綜合歷史、文學、天文、生物等多學科。專為收藏而出版的銅版紙精裝本,圖文並茂,每年上、下半年各一冊,嚴嚴整整,又高又帥。

  猜一猜,誰是先到先得的「撿拾之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