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傳統水墨融合現代元素 何紀嵐個展「寫意一黑」動靜交匯

時間:2025-04-30 05:02:04來源:大公报

  圖:何紀嵐作品《香港格式》(節選)。

  香港當代水墨藝術家何紀嵐首個個人展覽「寫意一黑——何紀嵐水墨意象」,正在中環藝穗會陳麗玲畫廊舉行。是次展出何紀嵐以「遊絲破墨」皴法創作的10餘件水墨作品。作品結合幾何構圖與鮮明的黑白主調,在虛實相生間勾勒「陰陽並存」的宇宙觀,透過粗筆與細線條的和諧互動,何紀嵐將東方哲學的精髓提煉成現代的視覺語言,讓觀眾見證動與靜交匯的生命韻律流動。展期至5月1日,公眾免費入場參觀。\大公報記者 李兆桐、劉毅

  何紀嵐的作品融合了中國水墨畫與極簡主義的清脆清晰度,是對比的抒情舞蹈——流暢而精確,沉思而充滿活力。是次展覽將傳統水墨藝術重新演繹,賦予當代詮釋。

  聚焦城市意境節奏

  何紀嵐的作品跳脫傳統山水題材,轉而捕捉現代城市的意境和節奏。今次,他以凌厲的墨線勾勒建築輪廓,透過濃淡交錯的層次呈現都市的光影變化,在紙上構建出充滿張力的黑白意象世界。何紀嵐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之所以我會用中國畫的水墨線條去勾勒作品,是因為我覺得水墨本身蘊含無限可能。一筆一墨都是我對生活的體現,我喜歡描繪香港,但我也希望不同的觀眾,在我作品中感受到收穫各自的體會,畫中可以是香港,也可以是世界上的其他城市。」

  展廳現場展現的既有與父親、香港水墨藝術家何百里共同完成的《嵐山百里舟》,也有何紀嵐以心境感受到的香港城市之光、黑白水墨之力量的作品,水墨和不同色塊的對撞,都在其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在創作時,好似一種下棋的感覺,這一筆、之後的一筆,既是一種鬥力,也是一種交織。」何紀嵐表示。

  何紀嵐的作品扎根於中國傳統水墨技法,也巧妙地融入現代元素,以極簡主義的視覺語言演繹東方哲理。在作品《一半》中,左半邊是水墨紙本,而右半邊則是鏡面亞克力膠板。何紀嵐介紹,「水墨和宣紙是傳統的藝術表達」,而另一半的鏡面則更像是現代藝術的手法,「鏡面反射的場景會隨着這幅作品的所在產生變化。」

  在何紀嵐的作品中,他希望給予觀眾更多想像的空間,不同的人看他的作品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比如《香港格式》這幅作品,香港人可能會看見香港的城市面貌,而曾經有來自紐約的朋友說這像是紐約的街頭景色。」現場展出一件長條形狀的《香港格式》以及另一張同樣創作於今年的《香港格式》,其運用筆法和色塊愈加得心應手,透視之法並非一般的焦點消失法,而是一種縱深的透視方式。

  墨線勾勒《香港格式》

  城市意象之外,何紀嵐在這次展出作品中還加大了對墨的思考,作品《非黑飛白》中,他以潑墨展示「留白」,重新演繹水墨帶來的力度和感染力。

  在何紀嵐舉辦個展現場,何百里也來為兒子「助陣」。在何百里看來,何紀嵐對於水墨和線條的理解很強,且十分有生活化,有新氣象。

  當他提及何紀嵐創作《香港格式》時介紹說,作品中,他將水墨的格式變為香港結構,密集的房屋、熙熙攘攘的街景、維港映襯在水中的光影,都令他產生「感召力」,處理方式很有特色,墨與線條的融合也很是和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