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轉型之路/現代化手段托起三少民族記憶

時間:2019-08-01 04:24:02來源:大公報

  圖:鄂倫春孩子高唱屬於他們的民歌 大公報實習記者古倬勳攝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裏住着,勇敢的鄂倫春。」七月十四日,范長江行動內蒙古行一眾傳媒學子來到位於鄂倫春自治旗的鄂倫春博物館時,一群鄂倫春孩子正高唱屬於他們的民歌。面對生存與時代的選擇,遊獵的三少民族告別世代生活的形態,走出深山,放下獵槍,生產生活方式在轉型,卻依舊難以割捨承載着民族烙印的文化記憶。/大公報實習記者 黃佩瑩 丘柏姸 簡君宇 吳思鋒 鄂倫春自治旗報道

  「這些歌曲都是金脈老師教導我們的,她希望多出去表演,讓更多的人了解鄂倫春。」其中一位表演小孩雀躍地和記者說。金脈是鄂倫春族贊達仁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傳承人,贊達仁是鄂倫春的山體民歌,由於鄂倫春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歌曲傳承只能是「口傳心授」。金脈所唱的民歌多以大自然為主題,憑歌寄意,傳遞故事。對金脈個人而言,鄂倫春民歌是鄂倫春文化的靈魂,她認為傳承就是要滲透到生活的每時每刻,把鄂倫春人的文化和語言傳給鄂倫春孩子。

  「我們平時穿的都和你們一樣」,身穿傳統服飾的金脈指着香港學子的襯衫與牛仔褲說。越來越多的鄂倫春人移居城鎮,儘管山下生活比過去更加方便與豐富,但鄂倫春文化傳承環境卻日趨惡化。不止民歌,採訪團在博物館中還見到了現時鄂倫春製造「狍角帽」唯一的非遺傳人吳玲芝。

  「狍角帽」代表原始工藝

  「狍角帽」是鄂倫春人獨有的帽子,是一種原始藝術的遺留。以往有鄂倫春人的地方往往就有狍子鹿,他們頭戴狍角帽、身穿狍子鹿皮、吃着狍子鹿肉,「狍子全身都是寶。」當地人這樣說。據吳玲芝所述:「現時每頂帽要用兩個月時間去製造。」通過全人手製作,狍角帽的製作過程包括將狍子頭皮剝下後,曬乾,然後按原狀襯上布或者皮,眼睛以黑皮子鑲嵌,再將兩隻角保留下來。吳玲芝稱自己擔心手藝失傳,「但沒辦法,大部分年輕人沒有太大興趣學。」由於族人已不再在山上居住,不再打獵,狍子產量大大減少,「現時狍子皮越來越少,因此會改用其他皮來代替,希望這種手藝不會就此消失。」吳玲芝舉例道:「比如手套會改用牛皮,但它獨有的製作方法不會改變。」

  口弦琴是鄂倫春的民族樂器,單靠三塊鋼片就能奏出音樂。人們會在夜晚吹奏口弦琴去抒發情感,也會在狩獵後用口弦琴分享收穫的喜樂。口弦琴的前身是用骨頭做,但易破碎;後來演變成銅和鋼製,耐用堅固;隨着時代的進步,如今口弦琴加入鋼材技術,更加先進。現代科技與社會的發展,儘管擠壓了原始社會生活的空間,卻也為妥善保管、更廣泛地流傳各民族的歷史提供現代化手段,維持着這個多元文化的世界。當下,金脈、吳玲芝等非遺傳人們正積極推動鄂倫春文化在各地的傳播,希望讓鄂倫春走出內蒙古,走向國內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