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接棒香港書展,滬上書香綿延15年

時間:2018-08-20 03:16:18來源:大公報

  圖:2018上海書展現場

  2018香港書展落幕不久,上海書展也於本月15日開幕並邁入了第十五年。2004年第一屆上海書展吸引入場人數30萬人次,共舉辦170餘場文化活動,短短七天內的總零售額達到1300萬元人民幣。

  十四年來,上海書展已從當初的區域性書展,成長為全國知名的文化品牌。2008年,上海書展首設「主賓省」模式,展現各省市在出版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同一年,上海書展又首次打出「上海首發、全國暢銷」概念,意在通過上海書展的品牌優勢和上海的市場優勢,吸引全國新書到上海首發,再從上海推向全國市場,為全國出版社的出版節奏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2009年起,以讀者為核心的上海書展延期一周舉辦,減少讀者在烈日下的暴曬。

  2010年起,書展又把開館時間提前了半小時;有讀者提出,前幾屆書展太嘈雜,於是主辦方在展場內實施了「動」、「靜」分離。而到了今年,全市100個分會場將營造更多靜心閱讀的空間,也令申城的閱讀資源被更充分地利用起來。上海書展從2009年嘗試增開周末夜場,受到讀者歡迎,如今,一周天天有夜場已經成為書展的標配。今年,上海書展還有一個特別的展區——國際童書嘉年華,展館既彙集了中國本土原創的叢書精品,也有品種豐富的原版童書。

  與香港書展100萬人次的入場人數相比,上海平均每年30萬的入場人次顯得有些「冷清」,但其實上海書展自2013年起就與數據說再見了,不再關注參展人數和銷售數字,如何提升市民的閱讀品位更是上海書展的使命所在。在15萬種圖書中,理財、養生類書籍被拒之門外,取而代之的是主題出版物、優質社科人文圖書。

  書展十五年,改變一座城,閱讀習慣早已超越七天書展而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經由上海書展期間孵化的思南讀書會,已經衍生出一系列圍繞閱讀展開的文化品牌。在實體書店回暖的趨勢下,年輕人熱衷的鍾書閣、大眾書局、衡山和集等網紅書店也將為書展延續閱讀熱潮。 (資料來源:解放日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