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到,月餅照例上了桌,也上了「熱搜」。歷數關於月餅的熱議話題,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包裝,豪華禮盒還是簡樸油紙,對此,輿論幾乎一邊倒支持後者。曾經一度,月餅盒精美異常,木質、皮質、金屬,如同套娃,內裏月餅只有兩三塊,盤碟杯箸倒是一整套。包裝「捲」到這般地步,着實沒有必要。另一個是月餅之餡。這就見仁見智了,在每年的論爭場上,率先出馬的必是「甜鹹」兩黨。鹹月餅以江浙滬流行的鮮肉月餅為主將,這種月餅現烤現吃最佳,售賣之處,肉香撲鼻,好之者趨之若鶩,惡之者嗤之以鼻。滇地之雲腿月餅雖也有肉味,卻更近甜口,得甜鹹之利,穩居兩派緩衝地帶。甜餡乃月餅之大宗。酥皮的蘇式,重油的廣式或厚實的京式,其餡無論五仁、豆沙、蓮蓉、棗泥,都是甜的,即便嵌入整枚鹹蛋黃,亦歸於甜口。
今年,關於月餅餡的話題另闢蹊徑,「藥膳月餅」橫空出世,在甜鹹之外開闢了新範式。既為藥膳,自然以藥材入餡,茯苓、蓮子、薏仁、黃芪等輪番上陣。中國文化素有藥食同源之說,月餅餡中慣見的紅棗、芝麻、核桃仁,在中醫方子裏也是常客,但把更偏於「藥」的東西直接用作月餅餡,確是新鮮事。有些藥膳月餅還根據當代人飲食習慣,口味上降糖少油,以收養生滋補之效。當然,據說有藥材廠早已就地取材做月餅,不過以前只在內部對職工少量銷售,如今做大市場,走向社會。
月餅是獨具特色的中國食物,而中藥更是中國文化的標誌之一。中藥入餡的月餅可謂強強聯合,中國味兒更濃了。藥膳月餅登上熱搜,也表明月餅的文章大有可做。「大餅捲一切」前幾年已成網絡熱梗,「月餅『餡』萬物」完全可以猛起急追。行文至此,想起內蒙古山西有無餡月餅,似乎提供了反例,然天下萬物生於「無」,無餡更合餡萬物之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