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地壇「玩不壞」\胡一峰

時間:2025-09-29 05:02:33來源:大公报

  我大概每年至少去一次地壇,因為地壇有秋季書市。這幾年,書市早已不止是賣書,實際上成了一場文化嘉年華。而地壇承載的文化符號日漸增多,其中最重要的當屬著名作家史鐵生。幾乎每一個到地壇的人,都會念叨史鐵生的名作《我與地壇》,近幾年的書市更以書名作為主題。今年的書市還發布了《我與地壇》(2025典藏版)。趁着書市,在史鐵生思想徜徉之地,讀一本《我與地壇》,確為極好的文化體驗。當年,地壇給了史鐵生精神寄託,今天,史鐵生賦予了地壇新的文化靈魂。

  逛書市時,我看到一塊大廣告牌,正中寫着「我來地壇是為了逛書市」,周圍則寫滿了地壇的其他玩法:觀鳥、看海、跑步、給樹拍照、逛廟會、擺攤、發呆、看月亮、看阿姨跳舞、聽大爺吹薩克斯、餵鴿子,還有「我來地壇,是為了和史鐵生踢球」。喜歡閱讀的人,大概都知道余華帶着史鐵生去踢球還讓他當守門員的段子,如此文學,如此溫馨,怎不令人神往?

  地壇多樹且可認養。有兩棵國槐,認養人分別為「鐵生的朋友余華」「余華的朋友鐵生」。其實,余華已澄清並非他認養,但這兩棵樹仍被稱為友誼樹,畢竟,在這個「加好友」只需「掃一掃」的年代,誰都想擁有一份純粹而持久的友誼。拋開這個「烏龍」不談,逛地壇時,看看樹上的認領牌,也是一件好玩的事。有一些寫得中規中矩,一看就知是真名實姓,也有一些留的是昵稱,彷彿在向特定的人發出一段密碼。還有一些「搞怪」的,我見到一棵側柏的認養人是「葉問和李小龍」,我猜應該是某位詠春迷的傑作。

  地壇是古老的,但或因史鐵生等的加持,讓在這裏流淌的文化無比鮮活靈動、朝氣蓬勃。不管你有多少天馬行空的念頭、腦洞大開的玩法,地壇好像都接得住、盛得下。這樣一個「玩不壞」的地壇,怎不令人喜歡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