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瓜 園/從「天津甘栗」說起\蓬 山

時間:2025-09-25 05:02:22來源:大公报

  秋天是吃栗子的季節。北京如此,東京也如此。溫暖的栗香,很容易將人代入燈火可親的家庭氛圍。日本那首知名的童謠《故鄉的秋天》(也就是鄧麗君《又見炊煙》的原曲),歌詞就有一句:「每當吃栗子,就會想起父親的笑容。」

  而在東京大大小小的超市,「天津甘栗」隨處可見,很容易讓人誤會栗子是天津的特產。其實,華北最好的栗子,出產自河北遷西、遵化和北京懷柔等燕山山區地帶。而當年,都是從天津港集散,遠銷海外,遂成了「天津甘栗」。當然,這也說不上是「火中取栗」或者「為他人做嫁衣」,乃商業時代市場分工帶來的產物。那些八方輻輳的重鎮、大港,優先獲得了知名度。還有「天津大白菜」,其實本來大宗是來自滄州等地,之所以冠以「天津」之名,原因也跟栗子一樣。

  又比如,「龍口粉絲」是膠東半島的馳名土特產,張煒的長篇小說《古船》,就是以龍口粉絲為題材。實際上這些粉絲主要的產地是毗鄰的招遠,但同樣是通過龍口港行銷四方,遂被「龍口」貼牌了。

  外國也不乏這方面的例子。英語的Calico(白棉布)一詞,源自印度港口卡利庫特(Calicut),現名「科澤科德」(Kozhikode)。這是達.伽馬抵達印度的第一站,也是鄭和病逝的地方(中國古籍裏的「古裏國」,指的就是卡利庫特)。當時印度各地的棉布,大多通過卡利庫特運銷中東、歐洲,「卡利庫特的棉布比威尼斯絲綢更讓歐洲貴婦瘋狂」,以至於這個地名成了白棉布的代名詞。

  食肆裏常見的「波士頓龍蝦」,也並非波士頓特產,產地廣泛分布在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部海域。但波士頓是主要的交易和物流中樞,也就佔得品牌先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