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疫情放緩,社交活動逐漸恢復,經濟漸露曙光。然而近日的遭遇卻讓我感慨服務業的壞風氣在疫情緩和下故態復萌,教人唏噓。
上星期五,約了朋友晚膳,我乘的士前往。常坐的士,因喜歡在行車時放空,舒適抵達目的地。故此我從不指定行車路線,司機就專業意見決定就可。疫情嚴重時,的士業朝不保夕,司機服務熱誠有禮,車廂打理得乾淨清潔,還會連聲答謝乘客支持。可是近日我又要像從前般受氣,例如行車途中司機不斷埋怨路面擠塞、盛暑下車廂冷氣微弱、地氈座位非常骯髒等,完全是「貼錢買難受」。這次更離譜,車堵在梳士巴利道,正等候拐彎駛向商場。司機不斷吐糟車多,更突然說:「拐不到彎了,不如你下車走行人隧道過去。」下車?我們在馬路中心,難道要我跳車嗎?我穿着高跟鞋,外面下着雨,如果想走行人隧道,早乘港鐵了,還要花百多元坐的士嗎?除非疫情嚴重時街上空無一人,否則周五晚全港堵車人所共知,難道職業司機沒經驗嗎?我斷言拒絕,他又說:「很多巴士擋着,進不了商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朋友竟來電說餐廳沒我們的訂位紀錄。天呀,我在一個月前致電訂位的,當時跟服務員核對過日期、時間和人數,服務員還驚訝我那麼早預訂,怎麼沒記下我的資料?朋友正面對尷尬的情況,我又困在車中聽着司機的廢話,終於忍無可忍,嚴厲地說:「我要去商場門口,多久也等,一步不能少!」隨即拿起手機裝拍攝,司機看到立刻改變態度,再不出聲,乖乖將我送達目的地。到了餐廳,朋友也獲臨時安排座席,一頓飯大家要過關斬將才能開始,未吃已一肚氣。我想疫症早日消失,卻也盼望飲食與服務業不要因生意多了就沾沾自喜,請珍惜所有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