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風趣機敏。任職禮部侍郎時,某次與一尚書、一御史同座。恰巧有隻狗跑過,御史假意問:「是狼是狗?」借諧音戲謔「侍郎是狗」。紀曉嵐隨口答:「是狗。」尚書倒奇怪了:「何以知之?」紀曉嵐一本正經地解釋:狗與狼有兩點不同,一看尾巴,「下垂是狼,上豎是狗」;二看食物,「狼非肉不食,狗則遇肉吃肉,遇屎吃屎」。諧音「尚書是狗」、「御史吃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此故事收在《清稗類鈔.詼諧類》中。諧音,指語音相同或相近,往往又因此產生特殊的詼諧效果。從詩詞、小說、到歇後語、民俗,用武之地很廣。新人成婚,大紅被褥上灑滿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寓意「早生貴子」。「打破沙鍋──問(紋)到底」,「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已是常用語。《紅樓夢》裏的甄士隱、賈雨村,自帶玄機。「道是無晴卻有晴(情)」,「春蠶到死絲(思)方盡」,「蓮(憐)子青如水」,都早已入選典藏版文青戀愛手冊。
如今互聯網提供了「全民大茶館」,諧音梗的數量指數級增長。而且就論針砭調侃之妙用,功力絕不在古人之下。比如面對空氣污染的「自強不吸(息),厚德載霧(物)」、「十面霾(埋)伏」,已吸納進主流話語體系。為什麼減肥總是失敗?原因很簡單,「明知故飯(犯)」嘛。
今年的生活,上半年是悶在家裏「以疫(逸)待勞」,下半年就業無門借賒度日,便是「後疫(羿)賒(射)日」了。炒股票賠光了?因為「倉又加錯」。借用了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名字。這種水平的諧音梗,非一般網民所能為之。比起紀曉嵐等人的私下互謔,還有社會意義呢。若編一部《今稗類鈔》,「詼諧類」不愁無料。
逢周三、四、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