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讀給台灣的詩──台灣光復八十周年詩歌朗誦會」近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行。\中新社
當中國國民黨的支持者在選舉造勢場合高舉「我是中國人」的標語,這不僅是一場政治宣示,更是台灣社會認同深刻轉變的明確信號。
「我是中國人」──這句簡單而有力的身份宣言,近期在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過程中被旗幟鮮明地高喊出來,在台灣社會引發廣泛回響。
更值得關注的是,有調查顯示,台灣島內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比例近日上升到百分之七十二點八。這一數據背後,不僅反映了台灣社會的認同轉變,更揭示了兩岸統一的新希望。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過程中,參選人不再避諱自己的中國人身份,而是理直氣壯地高舉「我是中國人」的旗幟。這種變化並非偶然,而是台灣社會思潮轉變的直接反映,是「中國人」認同的復興。
從文化角度看,國民黨這一轉變呼應了台灣社會對中華文化認同的深層需求。在「去中國化」浪潮喧囂多年後,台灣社會正在重新發現其文化根源的價值與意義。
調查顯示的百分之七十二點八的中華民族一分子認同率,是理解當前台灣社會心態的關鍵指標。這一數據絕非孤立的數字,而是台灣社會長期文化積澱與近期政治經濟環境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一高認同率首先反映了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強大生命力。儘管過去數十年間,「台獨」勢力竭力推動「去中國化」政策,但文化的根脈從未被切斷。從語言、宗教、節慶習俗到倫理價值觀,台灣社會依然保持着鮮明的中華文化特徵。這些文化要素構成了台灣同胞中國人認同的堅實基礎。
大陸的崛起與國際地位的提升,更為台灣同胞的中國人認同提供了新的動力。隨着大陸在經濟、科技、文化等各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在台灣社會逐漸增強。
特別是年輕一代,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影視文化和商業交流,對大陸的發展有了更為直接和全面的了解,這有效消解了長期以來對大陸的偏見與誤解。
此外,國際格局的變化也讓台灣民眾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美國等外部勢力的真實意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台灣只是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隨時可能為美國利益而被犧牲。
這種認知,進一步強化了台灣同胞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
中華文化是連接兩岸最堅韌的紐帶。在政治分歧時而突出的背景下,文化的一脈相承為兩岸同胞提供了共同的精神家園。從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到鹿港的龍山寺,從閩南語歌曲的流行到傳統節日的慶祝,中華文化在台灣社會中無處不在,構成了台灣同胞身份認同的核心要素。
媽祖信仰在台灣的興盛,尤為典型地體現了這一文化紐帶的力量。每年媽祖誕辰期間,台灣各地的媽祖廟宇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吸引數以萬計的信眾參與。這些宗教活動不僅傳承了中華文化的傳統,更強化了信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文化交流正在重塑台灣社會的認同結構。大陸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學術交流在台灣廣受歡迎,為台灣同胞了解大陸提供了重要窗口。《藏海傳》《黑神話:悟空》《哪吒》等影視作品或遊戲在兩岸同步引發的觀劇熱潮,不僅體現了共同的文化審美,也為兩岸同胞提供了共同話題與情感共鳴。
文化認同的強化,為政治認同的轉變創造了有利條件。當台灣同胞在文化層面上堅定地認同中華文化,他們在政治層面上接受「中國人」身份也就成為更加自然的過程。
文化認同為兩岸統一開闢了新路徑。百分之七十二點八的認同率表明,通過強化文化認同來促進政治認同,可能是實現兩岸統一更為有效的途徑。這一路徑強調從文化層面入手,通過強化台灣同胞的中華文化認同,自然引導其對中國人政治身份的認同,從而為兩岸統一創造更加穩固的社會心理基礎。
國民黨在此過程中可以發揮獨特作用。作為台灣政壇中堅持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政治力量,國民黨在促進台灣社會的中國人認同方面具有特殊優勢。通過此次選舉,國民黨展示了其重新擁抱「中國人」認同的決心,這為其在未來兩岸關係中發揮橋樑作用創造了條件。
兩岸融合發展是強化台灣同胞中國人認同的重要機制。通過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社會交流與文化互動,讓台灣同胞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從惠台政策的落實到「同等待遇」的推進,這些措施都在不斷強化台灣同胞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歸屬感。
新媒體技術在促進認同轉變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隨着社交媒體的普及,台灣同胞,特別是年輕一代,有了更多直接了解大陸的渠道。「我是中國人」這句話,就是台灣網紅「館長」六月首次訪問大陸、親身深刻感受到大陸的天翻地覆變化之後,第一次勇敢地高聲呼喊出來的,並在台灣島內引起了年輕人的巨大反響和呼應。他們通過短視頻、直播、社交媒體等平台,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多元、現代化的大陸,這有效破除了長期以來台灣媒體對大陸的片面報道所造成的刻板印象,也為這次選舉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氣氛。
展望未來,兩岸統一的過程很可能是一個從文化認同到政治認同的自然發展過程。隨着台灣社會中國人認同的不斷強化,接受兩岸統一將成為更加普遍的社會共識。這一過程可能需要時間,但趨勢已經明確。文化認同的復興正在台灣社會引發深刻變革,為兩岸統一創造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台灣社會正在回歸其文化根源,重新擁抱中華民族共同體。當文化的根脈重新連接,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血脈與歷史命運的必然歸宿──政治的統一也將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