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英倫漫話/神探魔咒\江 恆

時間:2025-09-25 05:02:10來源:大公报

  神探福爾摩斯可謂家喻戶曉,但鮮為人知的是,英國作家柯南.道爾對他創造的這個角色並不滿意,他將福爾摩斯偵探文學的成功,歸結於自己的「高雅」歷史小說乏人問津。

  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系列起初並不引人注意,當第一部《血字的研究》完成後,投稿過程很不順利,他把書稿封在硬紙筒裏寄出,但絕大多數出版商不願意發表,有的甚至沒把書稿取出來就退了回去。只有知識分子雜誌《康希爾》對小說表達了興趣,可由於當時「先令驚悚小說」(即以吸引大眾為主的廉價小說)過於氾濫,福爾摩斯也被歸類其中,結果也未獲採用。最終由一家不入流的出版商買下版權,原因是稿費便宜,只需一次性支付二十五英鎊,最後以連載形式刊登在《聖誕年刊》上。

  讓柯南.道爾真正贏得聲譽是在一八九一年,他把六部福爾摩斯系列小說投稿給《斯特蘭雜誌》,大受讀者歡迎,加上之前他發表的《四簽名》等熱門探案故事,該雜誌的編輯很快意識到他是「自偵探小說鼻祖愛倫.坡以來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雜誌社請來優秀的插畫家為小說人物進行包裝,於是刻畫出後來廣為人知的福爾摩斯標誌性獵帽和鷹鈎鼻形象。用倫敦大學學院專家的話說,當其他維多利亞時代小說中的偵探人物被人遺忘,福爾摩斯卻能憑藉魅力讓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為之痴迷,不僅躋身於像哈姆雷特、唐吉訶德等這樣經典文學人物之列,並且流行程度超越了文學範圍。

  儘管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系列大獲成功,他也藉此成為十九世紀末英國最富有的文人之一,但他對福爾摩斯這個角色並不喜歡,甚至還有些厭惡,因為其真正志向是嚴肅文學的寫作,偵探小說在他看來不過是窮困潦倒時的賺錢工具,屬於謀生的無奈之舉。他曾多次私下抱怨,福爾摩斯沒法讓他專心去琢磨其他嚴肅文學的創作。有一次,他在寫給母親的信中更宣稱,「我會考慮『幹掉』福爾摩斯,他已經佔用了我太多的時間。」柯南.道爾在一八九三年發表的《最後一案》中,果然讓福爾摩斯和死敵莫里亞蒂一起葬身於萊辛巴赫瀑布。

  事實上,比起偵探小說,柯南.道爾也的確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了他認為高雅的嚴肅文學。比如,他一直很喜歡蘇格蘭作家司各特筆下人物豐富的歷史故事,更重要的是沒人會說這些作品是廉價驚悚小說。

  柯南.道爾曾嘗試寫過一些歷史小說,包括《偉大的布爾戰爭》《在南非的戰爭:起源和行為》《英國戰爭史》等,但都沒有像福爾摩斯系列那樣引起反響,不僅如此,甚至還受到了出版商的冷嘲熱諷。

  英國作家馬丁.費多在《揭秘福爾摩斯》一書中提到,柯南.道爾在一八八九年發表的《米卡.克拉克》遭受冷遇,儘管在他眼中,這部描寫天主教和新教之間鬥爭的歷史小說,是真正的文學作品,是他要傾力去研究史料並好好創作的。可遺憾的是,多家出版商拒絕發表,理由是「把十七世紀的語言寫得矯揉造作」(柯南.道爾對古文和方言不太精通)。其中一家出版商不但退回了書稿,還嘲諷道:「小說的主要缺陷是毫無趣味可言」;另一家出版商則認為歷史小說沒有商業價值。這導致灰心喪氣的柯南.道爾,一度考慮要不要把《米卡.克拉克》版權以兩英鎊出售。因而,在美國出版商以一百六十萬美元巨額稿費利誘以及讀者熱切期盼之下,柯南.道爾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在一九○三年發表的《空屋子》中宣告福爾摩斯復活,其內心的無奈可想而知。據柯南.道爾的家人形容,他在寫作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裏,都試圖與福爾摩斯保持距離,認為這是影響他創作嚴肅文學的「魔咒」。

  有英國文學史專家認為,若單純從文學角度來看柯南.道爾的歷史小說,還是有相當水準的,之所以被讀者忽視,只能怪福爾摩斯的故事寫得太過引人入勝,以至於讓他的歷史小說變得暗淡無光。其實,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出版界經常面臨的一個困境,即文學在嚴肅和暢銷之間總是難以兼得。比如,已故英國科學家霍金的《時間簡史》曾被稱為有史以來最乏人閱讀的書,有人更設計了「霍金指數」來衡量人們在決定放棄一本書之前,平均會讀完多少頁。結果《時間簡史》平均評分低至百分之六點六,反觀美國作家唐娜.塔特的暢銷書《金翅雀》,平均評分為百分之九十八點五。將霍金的深刻性與塔特的可讀性結合起來,一直是很多出版商的夢想。

  無論如何,相信柯南.道爾會討厭這樣一個事實:在他去世九十多年後的今天,他的「高雅」歷史小說乏人閱讀,而他的「廉價」但受人喜愛的神探故事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