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還想說一說一根更加普通卻也別有趣味的手杖。
五年前的秋天,市政部門對我報社所在小區馬路兩旁的梧桐樹進行修剪,那段時間,每天都有工人師傅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手持電鋸,挨個將每棵大樹上肆意向四周伸長出去的枝丫毫不留情地鋸掉,讓大樹更加簡潔而更顯偉岸,同時也消除了可能會遮擋公交車等一類大型車輛視線的隱患。但從另一視角來看,缺少了枝條旁逸其實也就不可避免地削減了這棵樹的蓬勃之美。然而,現實中,美往往是要向實用主義讓步的。這種局面雖不免遺憾,但為了實用的犧牲也是有特別的價值的。
那些天裏,我腰腿疼的老毛病有點冒頭,每天從早晨上班處理稿件,一直坐到午飯時分,站起來腰腿部便隱隱作痛。必須撐着辦公桌緩解一會兒,才有所好轉。這一天我處理完上午的稿件,便挪動着腳步,下樓穿過樓前的一條馬路,準備去對面小區的一個美食城吃午飯,正巧就遇上了幾個園林師傅在給一排梧桐樹做減法。放眼望去,樹下、路旁已堆積了一片鋸下來的樹枝。從這堆樹枝旁經過時,我忽然生出一個念頭,想從中選出一根可以充當手杖來用。
樹枝堆得像座小山,咫尺之遙師傅們還在幹活。我也無法精挑細選,只簡單快捷地扒拉了幾下,便從那堆樹枝中抽出了大約一米多點的一根。看了看,枝幹雖有些扭曲,但粗細比較合適,尤其是稍粗的一端有一個分叉,簡直就是天然的手柄!我不由分說,像撿到寶貝一般掂起這根樹枝,直接帶着它去吃了午飯。人頭攢動的美食城裏,我掂着根樹枝的形象引起不少人投來詫異的目光。我也只當看不見,旁若無人地點餐用餐,然後拄着這根樹枝回了單位。
待用刀鋸削減掉多餘的枝丫後,這根梧桐樹的枝幹儼然天生就是一根手杖。它雖沒有挺拔筆直的軀幹,但那扭曲的身姿卻有了一種別樣的風味,斑駁圖紋的表皮,也讓它通體有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我找出一塊砂紙,稍稍打磨了一下手柄及其他幾處切面,並用一隻固體膠棒的蓋子鑲在一端,拿着試了試,感覺順心順手。它的身軀雖然扭曲,卻能支撐起我的挺拔,看似無用的殘枝竟有了這麼一番大作為,是它幸,也是我幸。
最新得到的一根手杖也有些話可以說。它是去年底我從即將歇業重裝的京城老字號「西單商場」所購得。這是一根材料並不算上等的紫檀手杖,木質紋理清晰,表面光滑鋥亮,杖的把柄是犀牛角車削成的一個球形疙瘩,首尾部還分別鑲有銅和橡膠。在商場琳琅滿目的打折商品中,我獨選中它,一是我對此類物件的喜愛,另一個原因也是我想以此作為對這個老企業的懷念。其實,對過往時光的緬懷,又何嘗不是一根手杖,支撐和扶持着每個人的暮年呢?
倚杖行路穩,心寬歲月長。有杖可倚亦是人生之快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