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永吉街的舊店舖。/作者供圖
香港早年商業及文娛活動集中於中西區一帶,從中環順次到西環,是商業——南北乾貨貿易——娛樂。中環與上環的分界是一條永吉街,亦是商業與南北貨商貿之分水嶺,至今還未變。
永吉街雖然是街道,但只作行人路不能行車,同樣情況包括並行的永和街、機利文街,及在中環核心地帶的利源東、西街等,這些皆當年的「私家街」,已由政府管理,至今作為行人通道不變;隨時代變化,永吉街原建築在七十年代先後拆卸改建成高廈,街道上有一排排的小販路邊攤,及批發人造飾物及食店等的商舖,目前尚保存早年進駐而較具名氣的文聯莊、檸檬王、忠記及波斯富唱片公司等。
文聯莊是一家提供傳統書寫工具文房四寶及書畫裝裱的商舖,似有多年歷史、與西泠印社有長期合作的集古齋多元文化項目其之一的業務。
李昆祥在一九五五年創立文聯莊,他之前在蘇杭街與友人合作二辦莊(舊貨),分夥後在一九七二年搬進永吉街。李昆祥對年輕書畫愛好者甚為關照,捐贈紙筆,更保留傳統訂出書畫篆刻訂製的潤例(收費標準),來協助一些小名家。他做生意長袖善舞,不少書畫名家如葉恭綽、商承祚、謝稚柳等也為其店題辭或贈畫。雖然今天電腦及流動通訊已成現代生活的一部分,文聯莊保留了這傳統文化,選擇了不變。
檸檬王是由曾任職中藥店的唐鏡培在一九七三年創立,早年在永吉街上推着木頭車的車仔檔售賣甘草檸檬,以「遵古炮製 與眾不同」為賣點,自稱「檸檬大王」,經五十多年經營,已遷入店舖而成為品牌小食。忠記是廣州雲吞麵名人麥煥池後人在香港開枝散葉其中的一家,早年全人手以竹升打麵,著名的雲吞麵外,增加了慢火細熬的牛根腩撈麵,變為另一熱點,開業多年,在二○一○年入選米芝蓮精選食肆。波斯富唱片公司是一家數碼串流音樂年代碩果僅存的實體唱片公司,得到不少音樂發燒友對音質的堅持及支持,亦增加了影視產品,成為影音愛好者的「聖地」。儘管這三家有市場所需作出微調但基本不變。
值得一提的還有永吉街八號,建於一九七六年後的誠利商場。
誠利商場是三層的商舖,地舖較廣闊,有走廊通往旁邊的永和街,二、三樓間隔了大小幾乎一致近十多平方米的小舖,合共不少於五十間,各分成三排,中有狹窄的通道,在九十至千禧年代是專賣古玩舊貨的集中場地,間中雜有兩三間郵品商店。這裏經營古玩、文玩品種繁多,有銅器、瓷器、竹木石雕、漆器、佛器、玉器、印章及三彩陶器等等,令人目不暇給。
據說當年誠利商場大部分店主多是同鄉或親屬,租用多家店舖聯營,他們往往親力親為,每一兩周往返內地,揀貨回港,由於貨源不絕,對當年的古玩藏家而言,較已具盛名、買賣整齊古董貨品的荷李活道、摩囉街及樂古道更為吸引,成為集散地。不少顯赫藏家,如以《論語.述而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命名之收藏家社團「敏求精舍」的會員及古玩愛好者、一門五傑皆為醫生的邊耀良醫生也是誠利商場的常客,邊醫生曾教導後輩不要小看放於店舖的泥頭,實是藝術價值甚高的唐三彩;一些居港的外籍藏家也活躍於此,他們每每以Hunting(狩獵)來形容每次到訪。
誠利商場的古玩交易活動程度在千禧年後有所變化,原因是這些店主多年來與藏家建立了信任,搬舖到摩囉街,店舖大了更可擴大存貨量,供相熟藏家選擇。原舖丟空後接手人的行業不同,商場亦變得有點冷清。
其實這寶地前身也非凡,是名食店陸羽茶室原址。陸羽茶室是由馬超萬及李熾南於一九三三年創辦,原址前身銀舖的東主周仲鵬加入為股東;馬、李兩人認為唐朝陸羽是我國「茶聖」,對茶很有研究,故以陸羽為名作為招徠;當時陸羽茶室共有三層,不少文壇名士如李俠文、馮時熙、南海江太史第十三子江譽鏐(藝名南海十三郎)、太平戲院東主源詹勳等皆是常客,此外不少粵劇名伶如何非凡、梁醒波、薛覺先、靚次伯等常光顧;畫家張大千、溥儒、鄧芬等曾為座上客,並贈畫作紀念。
陸羽茶室在一九七六年遷往士丹利街現址,並得到霍英東、郭得勝、王寬誠、何添等投資,及後主理陸羽的一代茶王陳大炎亦成為股東,組成有限公司,買下士丹利街現址大廈,改名為陸羽大廈,搬遷到此的茶室地方較原址變大了,也如原店一樣共三層,茶室內的櫃枱、屏風、吊扇、花瓶、字畫皆古意盎然,傢俬盡是酸枝花梨,均是原店舖舊物。
永吉街的陸羽茶室偏重金銀交易客路,遷至新址客源變為房地產商為主,正正與香港發展的軌跡同步。
時代進步,店舖往往新舊交替,但也有變成冷門行業的店家,堅持下去,不變與變,不就是永吉街「新陳代謝」的特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