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初內地爆發汽車減價戰以來,估計超過30家車企參戰,雖然減價能夠清空庫存,但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除了短期有助推動銷量外,實質是一場慢性自殺,長遠對大部分車企不利。因此,為維護良好的汽車市場秩序,共同營造良好消費環境,積極穩定和促進汽車消費,包括特斯拉等16家主要車企,簽署《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旨在不惡意打價格戰、不誇大宣傳、不虛假宣傳、「質量為先、品質為本」等。若各方如約執行,汽車市場發展將更健康。
正如市場人士所言,減價戰對很多參戰公司造成損失,不參加者更銷量大減。然而,這場似是無止境的減價戰,只會加速一些財力略遜的公司「玩完」。
如此下去,最終只有幾家財力雄厚的企業生活下來,其他車企不是退場就是被吞併,不利車市長遠發展。
市場割喉式劈價 小車企難撐
因此,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牽頭下,16家車企共同簽署承諾書,推動汽車市場健康合理地發展。然而,如何令各簽署方如約踐行承諾,非常考驗相關企業的誠信。再者,若其他沒有簽署承諾書的車企,借機搶佔市場,相關承諾或不再,始終內地為全球最大新能源車市場,各車企都千方百計爭取更大市佔率,在利益驅使下,難保將來不再爆發減價戰。
再者,承諾書只是一個防君子,難防小人的協議,若部分車企有心玩「擦邊球」,例如以什麼節慶為由,作出大減價,外界始終無法批評,故成效如何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