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25 HKEX中國機遇論壇」昨日在上海舉行,與會機構代表共同探討資本市場投資新機遇。
「2025 HKEX中國機遇論壇」昨日在上海舉行,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在論壇上表示,截至9月底,年內港股IPO融資總額1829億元,按年增逾兩倍。香港新股集資規模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彰顯香港市場的活力與韌性,現時港交所正處理的IPO申請近300宗,近半是科企。
她透露,互聯互通優化措施的籌備工作正密鑼緊鼓進行,港交所正與上海、深圳交易所就REITs(房地產信託基金)納入滬深港通、引入大宗交易機制,以及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等項目開展緊密合作,冀能盡快落實。下階段將繼續與各方深化協作,持續優化上市制度安排,不斷拓展優化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推動兩地資本市場共同發展。\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陳翊庭表示,今年以來海外投資者的新股認購熱情顯著上漲,近期來自歐美、中東及新興市場的國際長線資金積極參與科創企業新股發行,反映國際市場對中國科技創新的高度關注與信心。首三季港股IPO總融資額中,有近半數來自A+H上市企業,體現了內地與香港市場強勁的聯動勢頭。此外,今年港股市場企業上市後的「再融資」發行活動亦有強勁增長,截至9月末,「再融資」總額達4561億港元,是同期新股市場募資額的兩倍以上。她指出,今年港交所旗下所有市場屢創新高,截至9月底,港股日均成交額達2564億元,按年增長1.26倍。衍生產品市場方面,平均每日成交合約168萬張,按年上升11%。
優化上市機制 鞏固優勢
為促進企業來港上市,港交所近年推出多項上市制度改革,陳翊庭表示,改革釋放了香港資本市場的活力,吸引了大量優質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在香港上市融資,使港股市場結構持續優化。她舉例說,今年5月交易所推出「科企專線」,協助特專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更有效率地籌備來港上市,「目前提交上市申請的企業中,有近半數是科技公司」。她強調,「互聯互通」機制已成為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橋樑。
陳翊庭指出,港交所過去兩年持續優化上市機制,並取得多項進展,進一步鞏固了香港市場的競爭優勢。為提升價格發現效率和交易靈活性,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上半年港交所啟動「下調證券市場最低上落價位」的第一階段,股份交收費用優化措施也在6月生效。此外,交易所還發布關於「縮短香港股票現貨市場結算周期」的討論文件,此舉標誌着香港在提升市場效率、與國際接軌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景林資產總經理、管理合夥人高雲程在論壇研討環節指出,交易規則和制度的創新,正吸引越來越多優秀或獨特的公司選擇赴港上市,且近年來更多公司注重股東投資回報。優秀上市公司資源,推動恒生科技和恒生生物科技指數在今年錄得大幅上漲,更多好的公司讓全球投資者可以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
推動REITs納入滬深港通
陳翊庭表示,目前,港交所正與滬深交易所就滬深港通納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機制以及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等項目進行緊密合作。未來,港交所將繼續與各方深化協作,持續優化上市制度安排,不斷拓展優化互聯互通機制,豐富交易所的產品、提高市場效率,進一步推動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共同發展。此外,香港將持續構建具國際競爭力的固收及貨幣產品生態圈,積極拓展離岸人民幣應用場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