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恒生銀行在港上市超過半世紀,即將告別小股東,淡出資本市場舞台。
上市超過半世紀的恒生銀行(00011),將淡出資本市場舞台。大股東滙控(00005)宣布,建議以總作價1060億元,將恒生私有化,為近年金融市場最大宗併購交易。
滙控表示,將繼續維持滙豐及恒生雙品牌獨立營運,恒生一切銀行服務與營運維持不變,並繼續投資擴充團隊。行政總裁艾橋智表示,私有化能實現架構精簡,提高決策靈活性,把握香港的增長機遇,將持續投資香港,看好香港經濟發展前景。\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滙控與恒生昨日開市前發出聯合公告,建議以每股155元作價將恒生私有化,作價較恒生上日收盤高出三成。滙控需出資1060億元,並表明將不會考慮提高作價。
恒生近年商業房地產信貸風險急升,不良貸款率高達6.69%,高出行業平均逾2倍,9月初突然宣布更換行政總裁。私有化建議引起多方揣測。艾橋智強調,方案與恒生壞賬情況無關,而人事任命亦純粹是時間上的巧合。他透露,集團早於2月已就併購作考慮,包括與滙控董事會、監管機構,以及行內多位專家緊密協作,再制定私有化方案。同時,集團與恒生董事會就此進行溝通,並獲得他們對此方案的支持。
恒生服務維持不變
至於為何提出私有化,滙控認為符合其香港業務策略,以及實現架構精簡靈活,讓滙控能夠更好地把握香港的增長機遇,充分發揮品牌價值。香港市場競爭愈趨激烈,有必要有效精簡其於香港的業務架構,簡化決策流程並提高決策靈活性,迅速回應市場和客戶需求。同時有助提升營運風險管理,以及資本投放和效益。艾橋智表示,私有化產生的協同效益,可透過時間逐步實現,包括透過重新調配人手、培訓員工轉投至具增長潛力的業務領域等,同時集團將繼續擴充團隊,不會大規模裁員。恒生客戶維持現有戶口及服務不變,更可受惠滙豐全球網絡及產品線。
大規模部署科技投資
艾橋智表示,斥資逾1000億元私有化,溢價高達三成,對集團而言是一筆重大投資,正是展現對香港未來投下信心一票,堅信香港繼續發揮作為領先國際金融中心,以及連接國際與內地超級聯繫人的重要角色,尤其協助中國企業投資東盟、中東、印度及歐美等地方面,依然是無可替代的橋樑。滙控將持續投入人才和科技,包括更大規模地為兩個品牌部署科技投資。集團相信將為兩行創造更多投資機會,推動在港業務增長,並有利香港經濟整體發展。
對港樓市前景感樂觀
另外,艾橋智承認香港商業地產市場正面臨信貸周期波動,但目前已見穩定跡象,部分甚至開始正常化。特區政府已推出多項措施以改善商業寫字樓的供需平衡,令市場逐步恢復活力。滙控對香港房地產市場的中長期前景持「建設性」的樂觀態度,認為未來仍有不錯的發展機會。對於恒生而言,雖然正面對短期信貸挑戰,但一級核心資本比率約21%、貸存比率60%,都顯示恒生有能力自行應付挑戰。